佛教辞典 > 三藏法数

身土二不相离

[出宗镜录] 二不相离者。谓身土二法。皆不离法性属佛为法性身谓佛了悟真如法性复以法性为身。故名法性属佛为法...

二宿因力

[出华严经疏] 宿因力者。谓遮那世尊宿世愿因。为化众生。发愿修行而成佛果。为酬宿愿。故今出世。悲智双运。行...

二足

[出金刚经纂要疏] 一福足谓佛于因中。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度之福。今于果上。成就应身。相好...

悉达太子二相

[出佛本行集经] 梵语悉达。华言顿吉。即佛幼时之名也。二相者。谓佛初生时。净饭王令相师占之。相师云。太子相...

二种舍利

[出翻译名义] 一生身舍利梵语舍利。又云设利罗。华言骨身。谓如来应身灭度。既阇维后。所有舍利。其色有三。骨...

二法

[出华严经疏] 一胜义法胜义法。即涅槃之法。其义最胜。故名胜义法。(梵语涅槃。华言灭度。)二法相法法相法。...

二种法性

[出地持经] 法即轨则之义。性即不改之义。谓一切法性无改易。皆可轨则而修。故名法性。一实法性谓一实之理。离...

契经二义

[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如来所说契经。有此结集刊定之...

二般若

[出大智度论]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佛于般若会上。说通别圆三教之法。故有共不共般若之名也。一共般若共般若...

般若二种相

[出地藏十轮经] 一世间般若谓诸菩萨唯依读诵书写。为他演说三乘道教。劝正修行。灭除烦恼惑业。不行寂静真实般...

二种般若庄严

[出般若经并大智度论]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智慧能严饰法身。故名般若庄严。一已庄严谓人能修习智慧。如着美...

金刚二义

[出金刚经助显录] 金刚者。金中最刚。故云金刚。而小品般若以金刚立题者。具有坚利二义焉。(梵语般若。华言智...

二种庄严

[出涅槃经] 庄即端庄。严即严饰。谓智慧福德二种。皆能庄严法身也。一智慧庄严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究竟。无明...

二经体

[出华严经疏] 一文是所依体文是所依体者。文即文字。为一切义理所依。复为能诠契经之体也。二义是能依体义是能...

法华二妙

[出法华玄义] 妙名不可思议。非诸菩萨心思口议故也。此之二妙。正论法华开权显实之意。妙名一唱。待绝俱时。故...

迹本二门

[出法华玄义释签] 门即能通之义。谓由此门皆能通至实相也。然此二门。惟法华一经明之。盖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

二种一乘

[出华严经疏] 一乘者。谓华严一乘圆教也。于此一乘有同有别。故云二种一乘也。一同教一乘同者。即同于终顿二教...

二如来藏

[出大乘止观法门] 如来者。即理性如来也。藏以含摄为义。谓一切众生烦恼心中。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之...

二涅槃

[出金光明经玄义]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一性净涅槃谓诸法实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

二法相违

[出瑜伽师地论] 一烦恼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即无明贪爱之惑也。谓诸众生随顺烦恼。流转生死。故违涅槃之道也。二...

二智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如理智谓诸佛菩萨以如实之智。彻见实际之理。妙极寂静。无增无减。是名如理智。二如量...

二真如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安立真如体非伪妄曰真。性无改异曰如。即一实相之体也。谓真如之体。能生世间出世间一...

二种如如

[出佛性论] 一如如智谓真如妙智。本来清净。无明不能覆。烦恼不能染。照了诸法。平等不二。以其智如如境。故名...

别相三宝

[出华严随疏演义钞并三宝章] 别相者。谓三宝中。名相各各不同。故云别相厂家宝也。一佛宝谓佛具十身。名相差别...

大乘三宝

[出华严经疏钞并三宝章] 三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

小乘三宝

[出华严三宝章] 一小乘佛宝谓如来隐其无量功德庄严之身。示现丈六紫金之相。以应声闻缘觉人天等机。是名小乘佛...

华严三圣

[出翻译名义] 一毗卢遮那佛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谓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处。能为色相...

三种师

[出本事经] 一如来谓诸如来。出现世间。阐扬大法。化诸众生出离生死。令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也。二...

三藏

[出翻译名义] 三藏者。谓经律论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皆名藏。一修多罗藏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合也。谓上契...

三如来藏

[出圆觉经略疏] 如来者。即理性如来也。因中说果。故名如来。藏者。含藏之义。谓含藏一切善恶法也。的指其体。...

三藏诠三学

[出四教义] 三藏。经律论也。三学戒定慧也。三藏诠三学者。诠。具也。谓三藏具说三学之事理也。一经诠定学谓阿...

三经通别

[出法华玄义] 如来一代所说诸经之内。无不具此教行理三。无不以别而契于通。以通而应于别。通则通于诸经。别则...

法华三周

[出法华经玄义] 法华三周者。谓佛说法华经。因声闻之人。根有利钝。悟有前后。故有三周不同焉。周者周足之义也...

莲华三喻

[出法华玄义] 莲华三喻者。良以妙法难解。假喻易彰。莲华则华果同时。妙法则权实一体。故取莲华以喻权实之法也...

三分科经

[出法华经文句] 三分者。分即分限。谓诸经中皆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也。始自晋道安法师。判节诸经。皆具三分...

亲光三分科经

[出佛地论] 谓亲光菩萨造论。释佛地经。科分三分也。一教起因缘分谓如来说教。必有发起因缘。此佛地经。佛告妙...

三善

[出法华文句] 法华经云。初中后善。盖言圆顿教中。序正流通三分。理致圆备。故皆称善。(三分者。一序分。谓序...

三大乘

[出金光明经玄义] 一理乘谓理性虚通。自然荷运诸法。故名理乘。(荷。负也。运。动也。无法不具。故名荷。能至...

三陀罗尼

[出大智度论] 梵语陀罗尼。华言能持。谓于一切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也。又翻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也。一...

三德

[出华严经疏] 一恩德谓如来乘大愿力。救护众生。犹如赤子。是为恩德。二断德断德亦名解脱。谓如来断除一切烦恼...

三轨弘经

[出法华经并法华文句] 三轨弘经者。弘传经教。必须具此三轨。轨即轨范。亦轨则也。盖言弘经者。当以慈悲忍辱法...

三涅槃

[出金光明经玄义]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又云不生不灭。一性净涅槃谓诸法宝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

三般若

[出金光明经玄义]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此三般若体。是圆常大觉也。即此一觉。有三种德。故名三般若。一实相般...

三菩提

[出金光明经玄义] 梵语菩提。华言道。一真性菩提真名不伪。性名不改。不伪不改。名为真性。以此真性为道。故名...

三法印

[出法华玄义] 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三法印印之。即是魔说。如...

三无碍

[出大宝积经] 一总持无碍谓菩萨获大总持。于种种善法。持令不失。种种恶法。持令不生。故一切言语诸法。分别悉...

翻三染成三德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翻即翻转之义。三染者。谓苦惑业也。以其皆能染污本性。不得清净故也。三德者。谓法身般...

三解脱门

[出法界次第] 解脱即自在之义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由此三解脱门。则能通至涅槃。故名三解脱门。(梵语涅槃。华...

三无为

[出俱舍论] 无为者。谓真空寂灭之理。本无造作。故名无为。一虚空无为虚空即无碍之义。谓真空之理。不为惑染之...

律有三名

[出大藏一览并华严经疏] 一毗尼梵语毗尼。华言善治。谓能治贪嗔痴等恶也。又言调伏。谓能调练三业。制伏过非也...

三论

[各出本论] 一百论僧肇法师云。佛入灭后八百余年。外道纷然。异端竞起。邪辩逼真。殆乱正道。有提婆菩萨乃作斯...

三学

[出翻译名义] 如来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禅定。三曰智慧。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

三归依

[出法界次第] 谓如来初成正觉。因为提谓长者。开受三归之戒。翻邪归正。以为入道根本。是故三乘行者修因证果。...

三三味

[出成实论] 一分修三昧谓定慧二分。随修一分也。或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是名分修三昧。(梵语三昧。华言...

三觉

[出圆觉经疏并起信论] 一本觉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体。本来觉了。离诸妄念。故名本觉。二始觉谓本觉之体。忽...

三忍

[出华严经疏] 忍。耐也。又忍。可也。谓于一切逆顺善恶之境。而能忍受安心不动。故名为忍。一耐怨害忍谓人以怨...

三三昧

[出法界次第]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

三止

[出止观] 一体真止谓体达无明颠倒之妄。即是实相之真。是名体真止。二方便随缘止方便犹善巧也。谓随缘历境。安...

为三事故修奢摩他

[出涅槃经] 梵语奢摩他。华言止。即禅定也。一不放逸谓修禅定而能止诸散乱。调伏诸根恶不善法。故心不放逸也。...

觉观三种发相

[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初心在缘曰觉。细心分别曰观。一明利心中觉观发相谓修禅之人。宿无善根。现修定时。善...

贪欲三种发相

[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一外贪欲相谓行人当修定时。于男于女。取其容貌。贪欲心生。念念不住。障诸禅定。是名...

嗔恚三种发相

[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一非理嗔相谓行人修禅定时。嗔觉欻然而起。无问是理非理。他犯不犯。无故而发嗔恚。障...

愚痴三种发相

[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一计断常痴相谓行人于修定时。忽然发邪思惟。分别我及诸法。为过去灭而有现在我耶。为...

三种病相

[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修禅定者。须善识病源。设或不知。则难于治疗疾苦相。仍行道有妨。能明四大五脏五根病...

修定三障

[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一沉错闇蔽障谓行人修定之时。沉昏瞪矒。无所别知。由是障诸禅定。不得开发。名为沉昏...

三慧

[出成实论] 一闻慧闻慧者。由于听闻而生智慧也。谓从经论中闻。或从善知识处闻。以因闻故。能生无漏圣慧也。二...

三智

[出观音玄义] 一一切智谓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声闻缘觉之智也...

三性

[出楞严经] 一善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善法之性也。善有世间出世间不同。世间善者。即五常十戒等是也。出世间善者...

三佛性

[出华严孔目] 谓真性平等。犹如虚空。于诸凡圣。无所限碍。故名佛性一自性住佛性谓真如之理。自性常住。无有变...

三因佛性

[出金光明经玄义] 梵语佛陀。华言觉。觉即三智圆明。遍一切处。无不照了。名大圆觉性。即不改之义。以大觉性。...

三自性

[出显扬圣教论] 一遍计自性谓众生迷惑。不了诸法本空。妄于我身及一切法。周遍计度。一一执为实有。故名遍计自...

三无性

[出成唯识论] 一相无性谓一切众生。于世间之相。处处计着执为实有。佛为除此妄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故名相...

三心

[出宗镜录] 一根本心谓第八识心王。能含藏善恶种子。出生染净诸法。故名根本心。(第八识。即藏识也。)二依本...

三识

[出翻译名义] 一末那识梵语末那。华言染污意。染污者。谓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惑常俱。意者。谓常思虑第...

三种相

[出成实论] 一发相发即策发。谓心昏沉时。应用精进之行而策起之。故名发相。二制相制即禁制。谓心掉动时。应用...

转三心得三身

[出宗镜录] 一转根本心得法身根本心者。即第八识。谓善恶诸法依此出生。故名根本心。此识转时。一切烦恼断灭已...

三种缘慈

[出佛地论] 缘即缘系。慈即爱念。盖言菩萨常以大慈之心。缘念一切众生。令其皆得安隐快乐。故名缘慈也。一有情...

三种意生身

[出楞伽经] 谓通教登地菩萨。得如幻三昧。能见无量自在神通。普入一切佛刹。随意无碍。意欲至彼。身亦随至。故...

如意通有三种

[出大智度论] 谓菩萨智慧具足。神变莫测。凡所作为。举念即成。无有障碍。故名如意通。一能到如意谓具此通者。...

三通力

[出华严经疏] 一报得通力谓三界诸天。皆有五种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虽则胜劣不同。俱能变现无碍。此之神能...

三明

[出杂阿含经] 一宿命明谓但知过去宿世受生之事。名宿命通。复知宿世从一生至百千万生。如是姓。如是名。如是受...

三识缘境广狭

[出宗镜录并瑜伽师地论] 一第八识缘境最广谓此根本识。染净同依。能变能现种子根身及器世间三种境故。是名缘境...

三种熏习

[出华严孔目] 熏即熏发也。习即数习。惯习之义也。盖言第八识为无明染缘之所熏习。即从真而起妄也。一名言熏习...

三细相

[出起信论] 三细者。即根本无明之惑也。因对六粗。故名三细。(六粗者。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

三大

[出起信论疏] 一体大谓真如之理。体性平等。无不容摄。故名体大。(体性平等者。谓凡圣染净之法。皆依真如之体...

三种身

[出大乘五蕴论] 身即聚集之义。瑜伽师地论云。佛菩是能说者。语是能说相。名名文身。是所说相声。名句文和合。...

三不可尽

[出实积经] 一经法不可尽谓如来所说经法。随其众生机乐不同。或广或略。虽一音宣演。而十方普被。故云经法不可...

天台三观

[出金光明经玄义] 谓天台智者大师所立也。观即照了之义。观达一念之心。即具三谛之法也。若观心空。则一切法皆...

三种三观

[出宗镜录] 三种三观者。谓以观观心。不出次第圆融之义。故有三种不同也。一别相三观别相三观者。即历别观于三...

为三事故修毗婆舍那

[出涅槃经] 梵语毗婆舍那。华言观。即智慧也。一观生死恶果报谓修禅观。即能破诸昏暗。观察分别因缘生灭之相。...

三种至教

[出显扬圣教论] 一圣言所摄谓修行之人。于如来及诸弟子所说正法。当依凭正义。信解修习。遵崇圣制。不敢违越。...

南中三教

[出华严经疏] 南中三教者。谓自齐朝已后。江南诸师立此三教。判如来一代所说之法也。一渐教谓佛说法。始自鹿苑...

法三观

[出华严法界观] 法界三观者。乃帝心尊者依华严经而立也。法界即所观之境。三观即能观之观。此三种观。虽自下升...

圆觉三观

[出圆觉经略疏] 一奢摩他梵语奢摩他。华言止。止即止寂之义。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取静为行。而于染净等境心...

南山三观

[出止观辅行] 南山三观者。即终南山宣律师之所立也。一性空观性即性分也。谓声闻缘觉小乘之人。观因缘所生一切...

三种观法

[出止观义例] 三种观法者。谓修行用观之法也。前托事附法二种。乃是天台智者大师。讲法华经时。为座下听众有修...

毗婆舍那三行

[出深密解脱经] 梵语毗婆舍那。华言观。谓以寂静之慧。观察根尘内外诸法。令三昧成就。进趣菩提。故行有三焉。...

三谛

[出法华率义] 谛者谛审也。谓谛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谛。即假是俗谛。即中是中谛。此三隔历。即是次...

本忏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谓改悔往昔之过非也。作法取相二忏属事。无生一忏属理。理忏...

三悔法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忏悔梵语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悔。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谓修将来之善果。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