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又云施设假。谓别教从空入假之假观,是初以空观荡破诸法,更为大悲施化建立假,故名建立假,以简别于初从假...【福水】 p1282 西域记四卷十一页云:窣禄勤那国大城东南、阎牟那河西大伽蓝东门外、有窣堵波。无懮王子之所建也。...【娑婆诃】 或莎诃。此翻善说,又云散去。...(名数)有二种:(一)顺流十心,一、无明昏暗。谓诸众生从无始以来,暗识昏迷,无所明了,为烦恼所醉,于一切法妄...(人名)尊者优婆鞠多,于佛灭后百年出世,为付法藏之第五祖,时人称其德曰无相好佛。谓身不具相好,而其德与佛等也...梵语 anitya,或 anityatā,巴利语 anicca。音译阿你怛也。为“常住”之对称。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又作事供。为“理供养”之对称。即于坛上置放涂香、花鬘等为供养物,依三密之加持力,一捻香、一轮花等得以周遍法界...亦名:识疑同犯白忏后说戒法 子题:二种智人、白忏、初二两果故心犯性、三果故心犯遮、四果误心犯遮 含注戒本·戒经...(天名)Īśāna又作伊邪那,伊赊那。居于欲界第六天之天神名。胎藏界曼陀罗位于外金刚院之上首。十二天供仪轨曰:...以澡浴所除之七种病患。据洞上伽蓝杂记载,澡浴之益有:一者四大安稳,二者除风,三者除湿痹,四者除寒冰,五者除热...凡六卷。元魏吉迦夜、昙曜共译。又称付法藏因缘经、付法藏传、付法藏经、付法传。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乃叙述释尊入...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中国佛教能够经得起二千多年的历史考验,并成为中华文明儒释道三大精神主流之一,其因缘虽然众多,诸如佛教文化的精...蕅益大师深知五浊恶世的利害关系,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用深信切愿来庄严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能转五浊为五清。 一...
有一天,佛在罗阅祇竹园精舍,贤者阿难从座位起身,将衣服理顺后,长跪合掌,禀白佛陀:世尊!请问您与阿若憍陈如等...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出世时,当时的印度是一个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以佛教的说法,当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其实就是九...1、不嫉妒别人。 2、看见别人得到好处,心生欢喜。 3、看见别人失去利益,起怜悯心。 4、看见别人有好的名誉,心里...
昙鸾大师言: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如果你问别人,你活着是为了什么?有的人会说为了快乐,有的人会说为了幸福,有的人会说为了成功但肯定没有一个人会...
昔日漳州有一贫苦的人在寺出家,心想修行,苦不知如何为是,无处问津,每日只做苦工。 一日遇著一位行脚僧到那里挂...
三慧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一闻慧闻慧者。由于听闻而生智慧也。谓从经论中闻。或从善知识处闻。以因闻故。能生无漏圣慧也。二思慧思慧者。由于思惟而生智慧也。谓若能思惟经论中及善知识处所闻法义。皆能生于无漏圣慧也。三修慧修慧者。由于修习而生智慧也。谓既已闻法。思惟义趣。即当随顺修习。因此修习。能生无漏圣慧也。
上篇:修定三障 | 下篇:三智 |
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
建立假
福水
娑婆诃
十心
无相好佛
无常
事供养
说戒前僧同犯识疑白忏法
伊舍那
七病
付法藏因缘传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理论依据
大安法师:用佛号来转五浊为五清

佛陀与五比丘的因缘

「邪因缘论」与「无因缘论」
人缘好威望大的十种原因

【佛学漫画】佛为什么要救恶人
我不是为了生气才活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