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梵语 vande。又作漫提。意译为礼拜。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大二○·二一一下):“行人面于西,漫提自在王,次...【动名身表理不得成】 p1036 俱舍论十三卷二页云:有余部说:动名身表。以身动时,由业动故。为破此故,说非行动。...【心心所法应有四分】 p0357 成唯识论二卷十七页云:又心心所,若细分别;应有四分。三分如前。复有第四证自证分。...(仪式)送亡者于葬场也。...(譬喻)心情之动转不定,譬如猿猴,故云情猿。慈恩寺传九曰:制情猿之逸懆。系意象之奔驰。...【定有法三种】 p0808 成唯识论二卷三页云:且定有法,略有三种。一、现所知法。如色心等。二、现受用法。如瓶...(术语)游行处处而教化也。地藏经曰:游化六道,拔苦与乐。法华玄义一曰:不动寂场,游化鹿苑。...(术语)四句分别中之第四句也。如就有无而分别四句,言非有亦非无也。...为禅林中老僧休养之寮舍。类似之寮舍,有收容、治疗病人之延寿堂。禅林象器笺殿堂门:“禅林宝训音义云:‘延寿堂,...亦名:与女人说法过限戒犯缘 子题:有智、无智、五语、六语、有智男子、无智男子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六缘成犯:...【他心智加行】 p0487 大毗婆沙论九十九卷十三页云:问:修他心智加行云何?答:施设论说:初修业者,于世俗定,已...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这里贫是指无财,耗是家破。多逢,是说不善之人,处处遭遇的处境。忧愁生于内心,患难产生于...问: 净业行人信愿持名求生极乐,但病苦缠身,临命终时是否也要受四大分离之苦? 大安法师答: 信愿称名的净业行人...问: 请问,我想每天诵念一部经:《普贤行愿品》或《无量寿经》。如遇到佛经中的经文意思我还看不明白,我是否要搞...
如果家中有暴力事件,先要分析原因,作为预防暴力事件再度发生的参考。 发生暴力事件,有时候是自己有问题。当对方...
我们禅宗的根本法门的教外别传,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视妄心为根本道障。但对于刚学佛的初修者来说,却需要一个大妄...佛所说的一切法门,都能了生死,证菩提,法法平等,无有高下。但是,由于时节因缘不同,众生根机各异。如同治病,心...《首楞严王三昧》它所破的当然是烦恼。我们刚刚讲过烦恼它是有根本的,什么是根本呢?《楞严经》讲生灭心或者讲妄想...
安住真如 这一点最重要了!修行人先求安住,才有资格谈调伏的问题: 真妄不二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
本忏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谓改悔往昔之过非也。作法取相二忏属事。无生一忏属理。理忏为正。事忏为助。若能正助合行。事理兼运。则无罪不灭。无福不生也。一作法忏谓身礼拜。口称唱。意思惟。三业所作。一依法度。披陈过罪。求哀忏悔。是名作法忏。二取相忏谓定心运想。取其现相为期。于道场中。或见佛来摩顶。或见光现。或见华飞。或梦中见诸瑞相。或闻空中声。于此诸相。随获一种。罪即消灭。是名取相忏。三无生忏谓一切罪业皆从一念不了心生。若了
上篇:三谛 | 下篇:三悔法 |
(术语)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唯识演秘...
满泥
动名身表理不得成
心心所法应有四分
送亡
情猿
定有法三种
游化
两非
安乐堂
独与女人说法戒犯缘
他心智加行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净业行人临终时是否也要受四大分离之苦
不明经意是否能诵经

谨慎处理家庭暴力事件

漫谈日常修行
昌臻法师《净土法门是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
由感受来牵动,这就是颠倒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