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细】 p1033 瑜伽五十六卷五页云:问:何义?几蕴是细,答:粗相违义。一切一分是细。 二解 显扬五卷十七页云:问...【心心所法各有三分】 p0357 成唯识论二卷十七页云:然心心所、一一生时,以理推征,各有三分。所量、能量、量果、...(术语)妄情之所见也。唯识枢要上本曰:情见各异,禀者无依。...(术语)释氏辨空经。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今谓短篇文字曰小品。...【定生喜乐】 p0808 瑜伽三十三卷十页云:所言定者,谓已获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为因,由此为缘,...(杂名)云游四方之僧人也。亦曰行脚僧。...(术语)十恶业之一。谓言语反覆,掉弄是非也。易林云:一簧两舌,妄言谋诀。佛教亦以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为口业...禅林用语。指彻底大悟之无位真人。从容录第四十九则(大四八·二五八上):“普化便翻斤斗,龙牙只露半身,毕竟人是...亦名:与女人说法过限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独与女人说法戒九。凡说法生善,事须应时。不请而说...【他化自在天】 p0487 佛地经论五卷十八页云: 他化自在天,乐令他化作诸乐具,显己自在。...【悎寤瑜伽】 p0947 瑜伽二十四卷一页云:悎寤瑜伽者:谓如说言: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于...(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供养,又称供施、供给、供,是对佛、法、僧三宝进行心物两方面的供奉而予以资养的行为,是佛具或供物的基本行为。《...
念佛的功夫来自于不断的熏习。如果不念佛,我们每天的起心动念都是五欲六尘、都是人我是非,都是熏习了六道轮回的种...去年搬到一间新屋,与市场为邻,而且就是买鸡鸭鹅、猪牛羊之地,在夏天时节,天天闻到鱼的腥味,而肉档的刀声,也清...
流转门、还灭门。 丙二、转化生命 丁一、总说 什么叫流转门?它的生命的内心世界是: [触]、作意、受、想、思。 触...
(第一讲) 好,各位同修,我们一起先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问: 请解说《观经》中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的涵义。 大安法师答: 这是《观经》流通...禅门西天第四代祖师名叫优波毱多,吒利国人。他虽然出身低微,却聪慧过人,年十七岁时,遇到三祖商那和修尊者的点化...
窃以末法众生,根机浅薄,匪仗佛力,决难了脱。是以必须抱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一门,方可出此五浊,登彼九莲。倘妄...
三谛
【三藏法数】
[出法华率义] 谛者谛审也。谓谛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谛。即假是俗谛。即中是中谛。此三隔历。即是次第三谛。三一无碍。即是圆融三谛。(隔历者。三谛不互融也。次第者。前真次俗后中。即别教三谛也。圆融者。举一即三。全三是一。即圆教三谛也。)一真谛真即真空。泯一切之谓也。盖诸法本空。众生不了。执之为实而生妄见。若以空观荡之。则谓实之情忘。情忘即能离于诸相。诸相若离。则真空之理自然谛了。故名真谛。二俗谛俗即世俗。立一切法之谓也。诸法虽即本空。皆
上篇:毗婆舍那三行 | 下篇:本忏 |
(一)指满业所招感之果报。宗镜录卷五十(大四八·七一一下):“前六识,名为满果,有一分善恶别报来满故。”[俱舍...
细
心心所法各有三分
情见
小品
定生喜乐
游方僧
两舌
那人
独与女人说法戒制意
他化自在天
悎寤瑜伽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何谓「供养」

使生疏的佛号变熟悉
慈悲心与恶风水

怎样才能把善根启发起来

宏海法师:安士全书
「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的涵义
优波毱多尊者与魔王波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