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十恶业之一。谓言语反覆,掉弄是非也。易林云:一簧两舌,妄言谋诀。佛教亦以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为口业。见四十二章经。新译曰离间语。大乘义章七曰:“言乖彼此,谓之为两。两朋之言依于舌,故曰两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初静虑所治有五种】 p0684 瑜伽六十三卷四页云:云何名初静虑所治?谓有五种。一者、欲贪,二者、欲恚害三种...【共不共】 为‘共’与‘不共’的并称。共,是共通的意思;不共,是指特殊而不共通的意思。就识的所依而言,为二识...又名共功德,即佛与其他圣者以及一切凡夫所共有的功德。...(书名)明智旭着。四十卷。叙一切经每部或每品之大意。且诠考翻译之单复者。...子题:毗尼、律、尸罗、戒、波罗提木叉、处处解脱、犯不犯轻重等法、不律仪、解脱、恶律仪、恶戒、受恶戒 行事钞·...即一心系于事物而执着不离。凡夫执著于名闻利养资生之具,犹如为魔所束缚,若不执着,则脱离魔缚。[杂阿含经卷三十...又蕴界处有六种差别,谓外门差别、内门差别、长时差别、分限差别、暂时差别、显示差别。外门差别者,谓多分欲界差别...独觉乃出于无佛之世,观外物之凋零,觉内心之生灭,无师而自悟者。据析玄记载,独觉有二种,即:(一)部行,部,指部...【须跋陀罗】 此翻好贤。西域记云:唐言善贤,旧曰苏跋陀罗,讹也。鸠尸那城梵志,年一百二十岁。泥洹经云:须...(术语)游行处处而教化也。地藏经曰:游化六道,拔苦与乐。法华玄义一曰:不动寂场,游化鹿苑。...天人将要死时,即出现五种的小衰相,或五种大衰相。...(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吉祥八宝即八吉祥,又称八瑞吉祥,八宝吉祥,藏语称扎西达杰,是藏族绘画里最常见而又赋予深刻内涵的一种组合式绘画...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面,对这段经文,给我们开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发无上道心怎么发? 他这样开示的:唯发一念...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诸行无常。这是无常概念的建立。 一、诸行无常 行者,造作迁流义。此中言「诸行」者,泛指一切有...【原文】 此一念佛法门,如天普盖,似地普擎,无有一人一法能出其外,不在其中者。总佛一代时教,三藏十二部,半满...中国大陆净土宗的传承是专一持名,不必再带观想。我们要有自信心,不要以为观想好像更高级,我持名好像更低一点;持...佛教讲众生得度有六种方法,称为六度。从一朵花,也可以看出花具有六度的精神: 布施: 花开时流露清香,展现美丽的...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般若波罗蜜多...我们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唯识,对我们内心的状态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假设没有第七意识,你会说:那我为什么会有欲...
两舌
【佛学大辞典】
上篇:雨宝 | 下篇:两非 |
指一切有为有漏之秽土。为五蕴世间、众生世间、器世间之总称。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二下):“一切世间有为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