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梵名 Tathāgata-pratibimba-pratisthānu?ajsā。凡二卷。唐代提云般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叙述优陀延...(名数)八忍八智也。是为见道之十六心。慈恩寺传曰:船筏者八忍八观之净业。...(术语)取我之心曰众生垢。维摩经弟子品曰: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慧远疏曰:取我之心,名为众生垢。...资持记释云:“次明食体,五正列三,不存废教(即鱼、肉)。稠,即浓厚,合上成四。下引僧祇,简上稠粥。物虽一体,...梵语 catvāro-abhisajdhayāh。如来说法之四种善巧秘密。又作四种秘密、四种合义、四种密语渐次、四节或四依。 据...(术语)涅槃之妙体,离一切之生灭,谓之乐,此妙乐为菩提所得,故曰果。观经玄义分曰:开示长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杂语)Chāya,译曰阴。阴阳之阴也。见梵语杂名。...即贪欲之习性。首楞严经卷八(大一九·一四三下):“贪习交计,发于相吸,吸揽不止。” p4794...【三种无自性性因缘】 p0214 瑜伽七十六卷九页云:复次胜义生!非由有情界中诸有情类,别观遍计所执自性,为自性故...(本生)昔释迦如来为爱法梵志(或作乐法菩萨)时,请剥身皮而干之,以书佛所说之一偈。求法精勤之极也。智度论十六...行者若修禅时,脱有患生,应当善知因起。前述四大五藏二种病,通因内外发动。 一、因外发动 若外伤寒冷风热,...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楞严经五十阴魔章...问: 请问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我很怕自己一个人的时候。 大安法师答: 鬼者,畏也。你为什么怕?人有三分怕鬼,鬼...
冈波巴大师在《胜道宝鬘论》中用十四个比喻来说明什么是毫无意义的修行。我们列举其中四个: 第一、不能对治四根本...
彻悟禅师说【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以唯心为宗,二、以唯佛为宗,三、以绝待圆融为宗,四、以超情离见为...
自性坚定、清净,是西方义 自性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是极乐义 在这个宇宙中有很多的佛,他们本来和我们是一样的众生...
1.生平 截流大师(公元1628一1682年),讳行策,清初顺康间人。俗姓蒋,父亲名叫全昌,乃宜兴老儒,与憨山大师是朋...
说到个缘字,这个缘因,就是因缘的缘,缘得有缘。佛对无缘者,无法度脱,无缘者难度。每一部经它含的内容、每一部经...一、吃素并劝人吃素是不用花钱的放生 你能发心吃长素,等于不用花一毛钱,就放了百千万条的生命。同时还积极地宣传...
子舆氏有言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自真学失传,儒者皆以破斥因果轮回为志...
须跋陀罗
【翻译名义集】
【须跋陀罗】此翻好贤。西域记云:唐言善贤,旧曰苏跋陀罗,讹也。鸠尸那城梵志,年一百二十岁。泥洹经云:须跋,聪明多智,诵四毗陀经,一切书论,无不通达,为一切人之所崇敬。闻佛涅槃,方往佛所。闻八圣道,心意开解,遂得初果。从佛出家,又为广说四谛,即成罗汉。
上篇:波湿缚 | 下篇:迦多演尼子 |
(术语)众生以烦恼为重担,菩萨以众生为重担。无量寿经上曰: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众生,为之重担。同净影疏...
大乘造像功德经
八忍八观
众生垢
背请戒食体
四秘密
乐果
车也
贪习
三种无自性性因缘
剥皮
病之因起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

四种毫无意义的修行

全佛是心,心外无有佛为心所念

【推荐】为何平时就要常念佛

净宗十祖-截流大师

每部经因缘不同,没缘的就听不到
十四种不用花钱的放生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