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梵名 Avalokite?vara-guna-kāranda-vyūha,西藏名 Za-ma-tog-bkod-pa。凡四卷。又称庄严宝王经。宋代天息灾译。今...(名数)此系入于见道观四圣谛而生,无漏之法忍法智也。名曰十六心。唯识宗谓十六心悉为见道,俱舍宗谓前十五心为见...(界名)对佛界之称。十界中除佛界,总称他九界曰众生界。...亦名:展转食戒开缘 子题:病时、施衣时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病时;施衣时;若一日之中,有多请,自受...又作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其理真实无二,故称真谛;为圣者之所见,故称圣谛。释尊于鹿野苑初转法轮时说四...(书名)五卷,南宋庆元甲申,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次关于弥陀净土之一切法文。...(术语)证明受戒之公验也。即戒牒。受者乞戒验辞曰:比丘某,今蒙慈济,秉受净戒,纳法在心。福河流注,伏乞现前传...梵语 rāga-bandhana。指贪欲烦恼。三缚之一。缚为系缚之意。即贪欲之不善根,能系缚众生令不自在,不得出离生死。...【三种界与七界相摄】 p0214 瑜伽九十六卷三页云:当知此中。由其色界摄光明界及清净界。由无色界摄四无色。由其灭...(故事)常啼菩萨为求般若东行一大城涕泣也。...明病发相者,略出不过二种: 一、四大增损病相 一、地大增者 肿结沉重,身体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问: 有两个疑问请解答。第一,如有老人痴呆症或失忆症的人,是否能够往生? 大安法师答: 这个你不要去怀疑。首先...
和尚在古印度称师长为Upadhyaya,音译为邬波陀耶或邬波遮耶,省音为乌社、和尚等。意为亲教师、博士等。古又意译为...
第七委屈难受者。 此语,乃无知者言之。稍有程度者,断不挂齿。何以故?下至众生,上齐诸佛,委屈二字,竟不能免。...
【原文】 又,居士子!有六患,消财入恶道,当识知。何谓六?一为嗜酒游逸、二为不时入他房、三为博戏游逸、四为大...
我们人生,生存在这个世间,一种苦未了,一种苦又跟着再来;可以说是八苦交煎,苦不堪言,真是受不了!但是除了八苦...◆生命的序曲是几声的哭泣,而终结郤只是一声的叹息! ◆生命的本质超越时空之外,死只不过是此世他生形式的改变,...
佛陀对待弟子的态度,就如老师对待学生一般,但是佛陀教导弟子的东西,不是数学或历史等这些课程,而是做人处世的方...
1.生平 蕅益大师(公元15991655年),名智旭,号西有,别号八不道人(自云:古者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人既蹴然不敢;今...
波湿缚
【翻译名义集】
【波湿缚】西域记云:唐言胁,由自誓曰: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断三界欲、得六神通、具八解脱,终不以胁而至席。故号胁尊者。
上篇:莎伽陀 | 下篇:须跋陀罗 |
(术语)忽然心起,缘善恶之境,谓之独头心,更相续而缘前念,谓之重缘心。小乘戒中亦立心戒,依此重缘心也。...
大乘庄严宝王经
八忍八智
众生界
背请戒开缘
四真谛
乐邦文类
戒验
贪缚
三种界与七界相摄
哭市
明病发相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老人痴呆或失忆症的人能否往生

和尚与法师有什么异同

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

有六种祸患会致钱财消散通往恶道

如何避免刀兵劫——战争与和平的因素
慧律法师《清心语录》

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