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五卷,南宋庆元甲申,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次关于弥陀净土之一切法文。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谓十二支中之无明,行之二支。以是为引发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果之种子故也。...(名数)檀者梵语檀那Dāna之略,译曰布施。三檀者财施,法施,无畏施之三施也。智度论十四曰:檀有三种:一者财施...(公案)盐官一日唤侍者。与我将犀牛扇子来。侍者云:扇子破矣。官云:扇子既破。还我犀牛儿来。侍者无对。投子云:...佛法大海,唯信能入,故常告诫勿起疑惑,称为诫疑。据八十华严经卷六十载,如来能永断一切众生之疑,随众生各自心之...【生苦之相】 p0477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九页云:复言:世尊!云何应知生苦之相?世尊告曰:是内缘苦所依性故,是...禅宗公案名。即指宋代梁山缘观禅师与其法嗣大阳警玄藉吴处士之画所引发的一段问答。五灯会元卷十四(卍续一三八·二...(佛名)Vairocana,又作毗卢遮那,鞞嚧杜那,毗卢折那,吠嚧遮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准天台以毗卢...梵语 guhya,巴利语 guyha。深奥隐密,不易为人知。如如来所具之神通力,或如来所未曾宣说之密意。摄大乘论本卷中载...刹土无量,名称亦可无量。若就释尊应化本生刹土而言,则所谓娑婆世界也。娑婆又作沙诃,堪忍之义,故译作忍土。此界...【九种遍知】 p0092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二页云:问:九遍知,几根摄?答:此九遍知,断遍知摄故;非根所摄。何等为九...(地名)小岛名。在安南之东南海中。又名昆仑岛。出于寄归传一(今为Pulo Condore)。...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净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于念无量无边的佛,往生西方就等于往生无量无边的佛的刹土。所...世尊成道之后,观察到大海龙王一族有得度的因缘,便现清净比丘的相貌,独自来到须弥山下,端坐思惟。这时空中冲下了...
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忍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法门,具有深刻而重要的意义。《罗云忍辱经》云:忍之为明,愈于日月。龙象之...
。但由于先前所食用的庵摩勒果效力已过,老妇人所喝到的井水,和一般的水一样,不似先前所喝的甘甜、可口。老妇人感...
当我们面对过去的业力时,诸位!你就不能用业感缘起了。我们讲过,在造业的当下,在身、口、意活动时重视业感缘起。...
佛陀平常对于自己弟子的态度,不但慈爱、坦率,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还表示了相当的尊重。 《中阿含经》卷五十六说:有...
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当然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但是有时候,你也要偶尔检查一下你的梦境。你做什么梦,这也是很重...
《六祖坛经行由品》中,讲述了六祖大师得法的过程,靠打柴为生的卢行者,初次和五祖弘忍大师相见,五祖问:你是哪里...
乐邦文类
【佛学大辞典】
上篇:乐邦 | 下篇:乐果 |
(术语)三举之一。恶比丘破戒不肯忏悔,众僧谕之,指为妄陈滥说,我不忏悔。此不忏之人,为极恶者,因举治之而摈于...
能引师
三檀
盐官犀牛扇子
诫疑
生苦之相
梁山吴处士画
毗卢舍那
秘密
娑婆世界
九种遍知
掘伦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推荐】能专念六字大经王,就一切都具足了
恶性须菩提

【推荐】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以功德酥酪去换颠倒臭秽之水

往生的人要先把生死业力沉淀下来

佛陀对弟子的态度

偶尔也要检查一下你的梦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