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八忍八智也。是为见道之十六心。慈恩寺传曰:“船筏者八忍八观之净业。”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具戒】 p0823 集异门论二卷十二页云:具戒云何?答:离断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地名)在今江西南昌府宁州。相传吴黄武年间,黄龙现于此,故名。宋慧南禅师住此山,唱黄龙之一派,因此著名。...景德传灯录里,说药山惟严和尚:有行者问:有人问佛答佛,问法答法,唤作一字法门,不知是否?师曰:如鹦鹉学人话语...【施等与五德相应得入到彼岸数】 p0862 瑜伽七十五卷五页云:复次先已广说施等,今当略说。谓诸菩萨所有布施、...【斫刍】 斫者行义,刍者尽义。谓能于境行,尽见诸色,故名为行尽。故瑜伽云:屡观众色,观而复舍,故名为眼,...【意界】 p1206 如意根中说。 二解 俱舍论一卷十二页云:应知识蕴、卽名意处。亦名七界。谓六识界、及与意界。岂不...(杂语)顶上结一髻也。古梵志中有此风。...【可信可保可住世间无诤】 p0525 集异门论十卷八页云:可信可保可住世间无诤者:谓由谛语,若天若魔若梵若沙门若婆...众生的心有五种的散乱,即 一、自然散乱,谓众生的五识不守自性,随逐外境,念念变迁; 二、外散乱,是意根...子题:一食卯斋、卯斋 行宗记·释九十单提法:“古之高德,奉敬律仪, 一食卯斋 ,用为常务。今时浊恶,啖食无时,...(一)郁提尸,梵名 Ude?in。意译远闻山。据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五载,此山围绕北印度迦湿弥罗国四周。华严经探玄记卷十...晚课蒙山施食仪...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
【原文】 卖酒者当自念云:五谷本以养人,今糜烂为酒,使人饮之,多为不善,是谁之过。宜常自忏悔,念阿弥陀佛。发...
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才可。这个出家众比较容易做得到,在家众则种种俗务牵挂、放不下,较...
要知道由闻思修修心的方法和次第,对此获得定解之后,不会认为闻思和实修没有关系。我们应当静下心从长计议,一点一...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有三个儿子,因为工作的缘故,经常不在家。于是,三个儿子就由母亲在家看管着。父亲几乎没...
问: 梵网经菩萨戒和其他菩萨戒有何区别? 大安法师答: 《梵网经》菩萨戒是通出家在家的,叫做顿立戒。无论是授没...在佛的弟子里面,须菩提是获得无诤三昧最优秀的人,名列前茅。无诤三昧的存在是,常要关怀芸芸众生,不让他们心生烦...
临终念佛十声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一生都在造五逆十恶,造作那么多的恶业,业重的就该牵引他去受报,怎么还能往...
午后的阳光穿透深色窗帘,投射在云来寺的会客桌上,照映着许洁溪师姐盈满笑意的脸庞。第一次与她面对面,很熟悉却有...
八忍八观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八忍八智 | 下篇:八佛 |
【有情界无量】 p0550 瑜伽四十六卷十六页云:云何有情界无量?谓六十四诸有情众,名有情界。如前意地已具条列...
具戒
黄龙山
鹦鹉学舌
施等与五德相应得入到彼岸数
斫刍
意界
一髻
可信可保可住世间无诤
五种散乱
非时食戒急护
郁提尸山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酿酒卖酒者应当这样忏悔

念到心中只单纯一念,便能预知时至

以佛法来指导自己的身语意

心开路就开 心死路就死

梵网经菩萨戒和其他菩萨戒有何区别
第一个礼拜佛陀的人

临终十声念佛与一生五逆十恶孰轻孰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