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满洲,即今东北九省,古名辽东。四世纪初,佛教即已传至此地区。东晋孝武帝太元(376~396)末年,关中之释昙始复携...【庄严经】 p1036 瑜伽六十四卷二十页云:复次此中如实开示如来所说经义,名庄严经。譬如红莲,其花未开,虽生欢喜...【心心所法必有二分】 p0357 成唯识论二卷十六页云:然有漏识自体生时,皆似所缘能缘相现。彼相应法,应知亦尔。似...(杂语)暌车志曰:有巫送鬼,自持咒前行,令一童担羹饭。既行,童觉担渐重,至不能任。巫曰:此冤鬼,难送也。...(术语)六根与六尘也。旧译六根云六情。智度论二十三曰:情尘识和合,所作事业成。又心情之尘垢也。慈恩寺传九曰:...【定心与不定心】 p0808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一卷六页云:不定心者:谓染污心。散乱相应故。定心者:谓善心。等...(术语)使心游法界。观见万差之诸法也。晋华严经三曰:游心法界如虚空,是人乃知佛境界。...(术语)在一文中间通于上下之句而成义也。又曰义兼两向。法华文句记会本十一曰:等者两向释也。...凡二卷。唐代道绰(562~645)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据迦才之净土论所举,道绰归信净土教,系于隋大业五年(6...亦名:与女人说法过限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迦留陀夷在姑前与儿妇耳语说法。因姑讥问,比丘举...【他心智所缘】 p0487 品类足论一卷七页云:他心智何所缘?谓缘欲色界系和合现前他心心所,及一分无漏他心心所。何...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随着年龄的增大,脸上长皱纹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并不是因为年龄导致皱纹增多,可能就要注意了,因为不同部位的皱纹...
一个吃长素的人,他整个的生命品质心理品质会有一个本质上的提升。我们在座的诸位学佛的人应该都有经历,原来吃肉是...一、得妙音色:若多拜佛,相貌也会转变为好,音声和身体都会庄严起来。 二、出言人信:拜佛若专心诚恳,培植威德,...
新都王自安居士,有子应辰,幼业儒,一日思生死事大,发心出家,遂自剪发走匡庐,礼云中敬堂和尚。 丙辰夏,予自南...
真信佛法之人,见一切僧,尚行礼敬,况于最初对所皈依之人乎。若亲身皈依,须磕数十头,跪一点多钟。即方便说,不升...一切法门,都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有成就,净土法门当然也不例外。要想有成就,必须专修,不能杂修。但是,不...
这个地方问题来了,因果是隔代受报的,比方说,有些人吃素,身体不好,就怪罪吃素,说吃素让他身体不好。这个不合道...善终绝对不能凭侥幸,一定要广修福慧才能达到,善终跟过去的善业有关,但最主要还是在我们今生的好德和宁静的心灵。...
三悔法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忏悔梵语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悔。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谓修将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是名忏悔。二劝请劝请有二。一谓十方世界有佛将入涅槃者。劝请住世。利济众生。二谓十方世界有佛初成正觉者。劝请转于法轮。度诸众生。虽不面见诸佛。而虔心劝请以达归敬之诚。是名劝请。三回向谓三业所修一切诸善。乃至忏悔劝请种种功德。回施法界一切众生同证菩提。是名回向。(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上篇:本忏 | 下篇:三方便 |
(名数)一观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之诸法圆融自在也。二作用自在,谓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
满洲佛教
庄严经
心心所法必有二分
送羹饭
情尘
定心与不定心
游心法界
两向释
安乐集
独与女人说法戒缘起
他心智所缘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不同部位的皱纹暗示着身体的问题

心净,方知肉味浊
拜佛的十种功德利益

真学佛者视一切众生为父母

尊师重道方能获法益
昌臻法师《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