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暌车志曰:“有巫送鬼,自持咒前行,令一童担羹饭。既行,童觉担渐重,至不能任。巫曰:此冤鬼,难送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一、证境,诸佛所证之境界,即真如法性之理也。二、化境,诸佛所化之境界,即十方国土也。...(术语)本门十妙之一。本时之神通妙也。谓如来说法际所示现之神通不可思议也。...【诸行是心果】 p1350 显扬十四卷十五页云:云何应知诸行是心果耶?颂曰:心熏习增上,定转变自在, 影像生道理,及...【非结法】 p0712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非结法云何?谓除九结,诸余法。...蜫勒,梵语为 pitaka 或 petaka,又作昆勒、鞞勒、錍勒,或作昆勒,意译作箧藏。大迦旃延所造之论部名称。大智度论...梵语 ākā?ānantyāyatana dhyāna。乃四无色定之一。又作空处定。意指超越色界之第四禅,灭除与眼识相应之诸色想...(名数)二十五方便中之五。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止诸缘务,近善知识也。【又】五种增上缘之略。...【五无量作意】 p0271 显扬三卷六页云:无量作意者:谓五无量作意。广说如经。一、有情无量作意。谓诸菩萨、以增上...【诸菩萨智】 p1349 瑜伽七十四卷十六页云:问:诸菩萨智云何?答:于所知境,通达尽所有性故。...【遍解脱】 p1123 瑜伽八十四卷六页云:遍解脱者:烦恼断故;于生等苦,普得解脱。 二解 瑜伽八十五卷十一页云:云...【纥利陀耶】 此云肉团心。如黄庭经五藏论所明。正法念经云:心如莲华开合。提谓云:心如帝王,皆肉团心,色法...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
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竹林精舍弘化时,当时有无数已证得道果的弟子为常随众。国内有一位婆罗门,贫穷困乏,无钱又无食...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所以一切众生,生死相续,以淫为首。一切六道众生在受生的...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舍利弗来世 成佛普智尊, 号名曰华光 当度无量众, 供养无数佛 具足菩萨行, 十...
虽然绝大多数人并不相信佛教六道轮回理论,可许多人在亲人死亡时的习俗,却与佛教的道理有相同之处。比如相信人有灵...
如果你问一些人:你信佛吗?他们会脱口而出:信佛! 如果再问:你皈依了吗?他们要么直说:没有!要么反问:我信就...
人寿百岁,不起善愿,不如一日,发行四弘。《大法句经》 世间上,很多人希望自己得长寿;好不容易活到高寿八十、九...
《涅槃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因果,因就是原因,果就是结果。每件事都有一个因,没有...
世有邪见之人,不知因果,有同时因果、现生因果、隔世因果三种之别。时常拨无因果,此为破见,是大罪过,不独自误,...
送羹饭
【佛学大辞典】
上篇:送亡 | 下篇:追修 |
梵名 Yavana-loka。乃巴利语 yona-loka 与希腊语 Ionia 之转讹。又作余尼国、喻尼国、渝匿国、夜婆那国、夜摩那国、...
二种佛境
本神通妙
诸行是心果
非结法
蜫勒门
空无边处定
五缘
五无量作意
诸菩萨智
遍解脱
纥利陀耶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受持八关斋戒,转现世贫穷

一切众生,生死相续,以淫为首

舍利弗为什么能成佛

怎样办丧事才有利于亡者?

止恶才能至善,自律方可自由

人寿百岁,不起善愿,不如一日,发行四弘

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