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三卷六页云:无量作意者:谓五无量作意。广说如经。一、有情无量作意。谓诸菩萨、以增上法行所善修治微妙作意,思惟十方无量世界所摄一切有情世间,不可言说种种业报差别之相;或一足、二足、四足、多足,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或欲界、色界、无色界,或那洛迦、傍生、鬼趣、人、天,或卵生、湿生、胎生、化生。既思惟已,如实了知如是有情转,如是有情还;如是染污,如是清净;如是邪行,如是正行。如是如是行差别故;如是如是诸异熟生。二、世界无量作意。谓诸菩萨、乃至思惟十方无量世界器世间相。既思惟已;如实了知此世界染,此世界净。如实了知皆如幻化,唯是虚妄分别影像;虚伪不实,随相流转;或成或坏,种种形貌差别建立;或胜或劣,或麁或细,或远或近。或复分析,至于极微;或于广略,或于现化,或于变异,或于远近,或于隐显,如是等事,而得自在如实了知。三、法界无量作意。谓诸菩萨、乃至思惟十方无量世界一切诸法自相共相。既思惟已;如实了知此法是色,此法非色。如色、非色;如是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有为、无为,善、不善、无记,有过失、无过失,欲系、色系、无色系,学、无学、非学非无学,见断、修断、无断,转法、还法,染法、净法,流转法、寂灭法,异生法、贤圣法,声闻法、独觉法、如来法。如是等法,如实了知。四、所调伏无量作意。谓诸菩萨、乃至思惟十方无量世界所化有情种种行,种种姓,或声闻种姓,或独觉种姓,或如来种姓。诸如是等所调种姓,既思惟已;如实了知所调伏者,此软根,此中根,此利根;此下劣胜解,此广大胜解;此贪行贪阿世耶,此瞋行瞋阿世耶,此痴行痴阿世耶,此等分行等分阿世耶,此升进阿世耶,此不升进阿世耶;此微薄尘垢贤善阿世耶;此增盛随眠,此微薄随眠,此极细随眠;此羸损随眠,此不羸损随眠,此全随眠,此不全随眠;此广说方解,此略闻即解;此摈遣所调伏,此摄受所调伏;此软所调伏,此麁所调伏,此麁软俱调伏;此应舍置,方乃调伏。如是等处,如实了知。五、调伏方便无量作意。谓诸菩萨、乃至思惟十方无量世界所化有情调伏方便。既思惟已;如实了知此因说秘密之法,方能调伏,此因说显了之法,方能调伏;此因摄受方便,此因折伏方便;此转方便,此随转方便;此应随顺,此应违逆;此因不同分阿世耶,此应作恩报恩,此应示威奋威;此因清净;此因示现奇特神变,此因示现奇特记别,此因示现奇特教诫;此因示现种种威势,此因善诱种种教授;此因麁相,此因软相,此因麁软俱相;此因舍置;此因略说法要,能令调伏;此因广演法要,方令谓伏。如是等方便,如实了知。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佛在灵山,海众骈集,贤护菩萨问法。佛答以寂照神变三摩地,使菩萨于一切诸法皆得圆满。...(界名)色界第四禅天之第二。...(杂语)谓开一宗之元初祖师也。理惑论曰:佛乃道德之元祖。辅行一之一曰:以此因果,共为诸师所承元祖。...【黑绳大那落迦】 p1183 瑜伽四卷六页云:又于黑绳大那落迦中,多受如是治罚重苦。谓彼有情、多分为彼所摄狱卒、以...(物名)又云风铎,檐铎。今悬于堂塔之檐端之大铃也。法华经曰:金铎琴箜篌。...(术语)佛法上之功德利益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世尊分别说得法利者。...【受支】 十二因缘的第七支。以触为缘而生起。儿童年龄渐长,智识渐开,有了分别心,这时对外境已不再是直觉的触,...据增一阿含经卷十四载,优毗伽梵志尝问佛陀,佛师是谁?依何人出家学道?佛答曰(大二·六一八下):“我亦无师保,...(譬喻)不持刀之劫贼也,以譬无德之比丘掠他信施者。净心诫观中曰:凡夫狂痴,内愚外智。未有戒定,现戒定相。彰扬...梵名 Pacatantra,意为“五篇之教训故事”。又称五卷书。为印度古典文学寓言集。以梵文写成,最早之原本已不传,作...秘密三昧耶戒,略曰三昧耶戒,又曰佛戒、一道戒、三世无障碍戒。密教戒律之名也。三昧耶为平等之义,以身语意之三业...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十善业道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
我们佛教的修学,相对于其他的宗教来说,算是比较多元化。一般来说我们有八万四千个法门,在这么多法门当中,我们可...
老衲在十五岁时知道有参禅这件事。当时我住在三佛阁,又叫三佛讲寺,湖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大鑫老和尚在此驻锡,弘化...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相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药师佛十二大愿: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曜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
怎么样防护呢?佛告诉我们防护的方法很多,就是在我们受三皈的时候,受五戒的时候,八关斋戒的时候,沙弥、沙弥尼十...
原文: 人之入道,各有因缘。近来甘肃一弟子,名郑哲侯,年六十四岁。六十以前,见佛将若浼焉,而远避之不暇。 六十...
藏教的思想认为,现象界的这些差别主要是业力。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个业有两种:一个是思业,一个是思已业。...
在佛门中有副著名的对联:杨歧灯盏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这副对联来源于佛门中两则典故:一是杨歧方会禅师节约常...
五无量作意
【法相辞典】
【五无量作意】 p0271
上篇:五现见等至 | 下篇:五无量次第 |
【依离染解脱】 p0770 大毗婆沙论二十八卷十七页云:云何依离染解脱?答:若离染相应心、已胜解,今胜解,当胜...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
福生天
元祖
黑绳大那落迦
宝铎
法利
受支
释迦无师
无刀大贼
五怛特罗
秘密三昧耶戒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扫除临终的一切障碍

净慧长老初见虚云老和尚的难忘回忆

当知现生所受刀兵水火等事,皆由自造
药师佛的十二大愿与利益

随时随地防护心念

每个人进入佛门都各有因缘

三种情形来判定业的轻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