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增一阿含经卷十四载,优毗伽梵志尝问佛陀,佛师是谁?依何人出家学道?佛答曰(大二·六一八下):“我亦无师保,亦复无与等;独尊无过者,冷而无复温。” p683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十一胜】 十二因缘中,为发业支的无明,有十一种殊胜事,即为:一、所缘胜者,谓无明遍缘于染净。二、行相胜者,...(杂语)Kumāraka,又曰鸠摩罗。译曰童子。...指获得华严宗三乘教之法益。乃相对于一乘教之得“出出世益”而称。华严五教章卷一教义摄益条下(大四五·四八○上)...【萨迦耶见已断者有三种胜利】 p1420 瑜伽八十六卷十七页云:如是已断萨迦耶见,有此三种差别之相。当知复有三种胜...【八寒那落迦】 p0082 瑜伽四卷二页云:此外复有八寒那落迦处。何等为八?一、疱那落迦。二、疱裂那落迦。三、喝哳...(物名)Kalala,又作羯罗蓝,歌罗逻,羯刺蓝,羯逻罗等。译曰凝滑,杂秽等。父母之两精,初和合凝结者。自受生之初...(杂名)世界之初成时,金色之云由光音天而起,遍布大空以降雨。因其色谓之金藏云。原人论自注颂曰:光音金藏云,布...行事钞·尼众别行篇:“律云,式叉尼,一切大尼戒应学。除自手取食,授食与他。若自取食食,律亦制犯。无沙弥尼者开...又作称佛、唱名、念佛。即称念诸佛、菩萨之名号,目的在袪除灾害苦恼,消灭罪障,往生净土,乃至得不退转。增一阿含...【贪行乃至痴行】 p0978 显扬三卷十三页云:三、贪行。谓于前世、久习贪欲;及不修习贪欲对治。是因缘故,于此生中...略称忍辱。产于印度雪山(喜马拉雅山)。牛食此草,其乳能出世间第一之醍醐味。亦用以比喻念佛生善之殊胜功德。[北...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佛陀把我们的生命分成五个部分,第一个是色蕴,就是我们的外境,一切的物质世界;第二个是受想行识,它是一个精神层...
布施如果附带不合理的条件,是可以不接受的。这是为了要帮助对方,舍弃不好心念的做法,让他真正安住在布施的善法中...
出家,乃出离俗家牵缠杂务之束缚,以期证悟无上菩提为宗,志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旨。 对自己而言,应自度自利,...
奉劝各位,在社会里边,不要热衷名利。名利好比过眼云烟,没有实在的。万般皆是假,唯有往生真。永远记住:诸恶莫作...
明学长老德高望重,慈悲为怀,平易近人,心胸宽大,大家都习惯地称呼他明大和尚,他似乎也喜欢这样的称呼,因为这样...宗舜法师: 这个剃发的风俗在古代印度对于重犯,就是犯了重罪的人最大的一个惩罚的方式就是把他的头发去掉。所以在...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可以说在人生中,所得利益总加起来,也不及皈依三宝的功德之大之多。《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说...
看那无思无为前,如何是本来面目?四威仪皆可参,要以坐为正;动静闲忙皆可参,要以闲静为正。于忙时不可厌忙,于有...
释迦无师
【佛光大辞典】
上篇:释迦异名 | 下篇:释迦发心 |
【戒学有三】 p0693 成唯识论九卷十六页云:戒学有三。一、律仪戒。谓正远离所应离法。二、摄善法戒。谓正修证...
十一胜
鸠摩罗伽
出世益
萨迦耶见已断者有三种胜利
八寒那落迦
羯逻蓝
金藏云
式叉摩那授食开闭
称名
贪行乃至痴行
忍辱草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色受想行识的生命

因布施而起的贪爱执着

出家人托钵意义何在

不求万事如意,只求万事如法

略记一代高僧明学长老的慈悲与智慧
宗舜法师:出家为什么要剃发
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