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获得华严宗三乘教之法益。乃相对于一乘教之得“出出世益”而称。华严五教章卷一教义摄益条下(大四五·四八○上):“或唯摄界内机,令得出世益,即以为究竟。”界内系指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华严宗主张,获得三乘教之法益者,即可出离三界之迷,而截断生死之流,故称出世益。[华严五教章指事卷上之末] p155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白同利食前后入聚落法 子题:施衣时 随机羯磨·杂法住持篇:“白同利食前后入聚落法。尔时罗阅城中众僧大有请...【于三摩地进时颠倒】 p0751 瑜伽十三卷五页云:云何应知于三摩地进时颠倒?彼谓我今退失离生喜乐,我今退失胜...(杂语)缁为缁衣,支那之禅僧多服之。素为白衣,印度之俗人多服之。因为僧俗之别称。...(经名)佛说缘本致经。一卷,失译。与佛说本相倚致经皆为中阿含本际经之别出。说善恶诸法,皆次第缘生者。本者因之...(地名)在今浙江杭州大慈山。唐时释性空居此。苦无水。有二虎跑地。泉涌出。故名。...【有色无色法】 p0548 瑜伽一百卷十六页云:言有色者:谓能据方所。言无色者:谓不据方所。此约所缘领纳流转施...琰魔王的世界,在我们所住的南赡部洲东方铁围山下。...与“劝相转”、“证相转”并称三转。又作示转。谓显示四圣谛之法理,即肯定四谛,说此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上...(名数)一事证,二理证。三学之中修戒学谓之事证。修定慧二学谓之理证。见南山戒本疏一上。...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三千威仪,若无塔寺,无比丘僧,有盗贼处,国君不乐道,到彼国不着三衣者得。若三衣在下,身...(术语)通教十地之第六地。离欲界烦恼之位,即藏教之不还果也。...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罗阅祗国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儿子长大后问母亲:我父亲在生之前是信奉什么宗教?母亲答:他信奉婆罗门神教。他是...
人世间最无私的就是父母的爱,人世间最难以报答的就是父母的恩,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敬父母。 人来到...周一,孩子赖着不愿意上幼儿园,萧萧好不容易才哄着送去,弄得自己心里也酸酸的;路上又赶上堵车,弄得萧萧的心理越...
一个学佛行人,得要有一个助人的道德情操,在家里要孝养父母,兄弟姊妹要有亲情,恭敬,朋友之间也是有一些道义上的...问: 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戒定慧有次第吗? 大安法师答: 戒定慧又称三无漏学,乃一代时教之总纲。戒又叫毗尼...
假设一个人,不发广大心,也不立坚固愿,整天人家共修,他也来共修;打佛七,他也来打佛七,这样子纵经尘劫,依然还...
佛教里有句常用的话:佛道未成,先结人缘。就是说,还没有成佛之前,要先把人缘结好了。为什么呢?佛法讲,如果你成...问: 师父,咱们读诵《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宝箧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放三个塔在上面? 恒传法...
出世益
【佛光大辞典】
上篇:出世舍 | 下篇:出世间 |
唐代入竺僧。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其梵名为 Prajādeva,音译作般若提婆,意译作慧天。曾师事三论宗吉藏之高足...
食前后入聚落白法
于三摩地进时颠倒
缁素
缘本致经
虎跑泉
有色无色法
琰魔界
示相转
二证
三衣难开不着
离欲地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用恒河水洗澡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心律法师:不要自寻烦恼

对众生要有仁爱慈悲之心
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

修行跟上班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