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其义有二:(一)指法会之最终日。其“满”字乃圆满之意。(二)又作满坐。指全体列座之人。其“满”字乃盈满之意。 p5...【速慧】 p1036 瑜伽八十三卷五页云:言速慧者:慧无滞碍故。...【心狂心乱四句分别】 p0357 俱舍论十五卷二十页云:如是心狂,对于心乱,应作四句。谓有心狂而非心乱,乃至广说。...(仪式)为死者修功德也。...(术语)使心盲昧沈郁之烦恼也。八缠之一。唯识论六曰:云何惛沈?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业。...【定受业与不定受业】 p0808 瑜伽六十卷十一页云:复次如先所说作及增长业,若先所说,由五因缘,成极重业;名...(职位)又曰两班。朝廷之制有文武两班,禅林拟之于住持之下设东西两班。长于学德者归西序,谓之头首。通于世法者归...为西方极乐世界之异名。如安养国、安养净土、安养世界等诸称,皆为其例。于此极乐净土中,可安心、养身,故称安养。...亦名:与女人说法过限戒释名 资持记·释释相篇:“过限,谓五、六语已外也。”(事钞记卷二二·二六·一九)...【他心智证通】 p0488 集异门论十五卷十四页云:云何他心智证通?答:于他有情补特伽罗寻伺心等,皆如实知。谓有贪...【第三静虑近分】 p0967 显扬二卷四页云:如经中说:卽于此身、离喜之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遍适悦、遍流布者;是谓...(印光大师校印本)...(龙藏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
佛陀早就讲过,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常无常才是这个世界永恒的真相。 佛教的一个基本理论就是诸行无常,这是佛教三...
又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所弗窥测,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遗,...即使有再恩爱的夫妻,再美满的家眷,再要好的朋友,对你的死亡也丝毫帮不上忙,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你死去。 在黄泉路...
夫业系受身,未免形累,禀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虽乃四大扶持,常相违背,无常老病,不与人期,朝存夕亡,刹那...
或问参禅得悟者相望于册,念佛得悟者何寥寥其未闻也?噫!盖有之矣,子未之见也。且参禅人得理之后,终不哓哓以自鸣...人之病,有肉体之病,亦有心灵之病; 治病之药,有物质之药,亦有智慧之药。 何者为病?何者为药? 贪嗔嫉妒为病,...侨萨罗国的国王有一种特别的兴趣──喜欢玩剑。 因为当时侨萨罗国很强盛,所以很多小国家都会进贡,而想跟国王交往...
随念往生这是我们净土宗最期待的,就是说,我们今生造了善业,也造了罪业,但是业都不重,平常也在忏悔,也不断地对...
三方便
【三藏法数】
[出净名经疏] 疏云。方是智所诣之偏法。便是善权巧用之能。巧用诸法。随机利手。故云方便。(偏法者。即小乘偏权之法也。)一自行方便谓佛及四十一位心内所证不思议二谛之理。是名自行方便。(四十一位者。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菩萨及等觉菩萨也。等觉者。望后妙觉。犹有一等故也。二谛者。一真谛。泯一切法也。二俗谛。立一切法也。)二化他方便谓藏通别三教及圆教有门。所明诸菩萨等不断烦恼。照界内界外种种法门等。是名化他方便。(藏通别圆四教者。藏即三藏教也。通谓通
上篇:三悔法 | 下篇:胜三修 |
(名数)一得分别自在,住于菩萨第八不动地即舍一切功用之行得无功用法,于一切法远离一切分别之想而得自在也。二得...
满座
速慧
心狂心乱四句分别
追修
惛沈
定受业与不定受业
两序
安养
独与女人说法戒释名
他心智证通
第三静虑近分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透视爱情的无常

净土法门修行的第一关
再恩爱的夫妻对死亡也无能为力

沩山禅师警策文

为何念佛得悟的人寥寥无几呢
应病与药
心中无「诚」,损失的是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