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南方之异名也。此以胎藏界五佛中,南方之佛名开敷华王如来,又曰沙罗树王华如来故也。...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臣。其人聪慧多智,阿阇世太子对父王行暴恶时,曾与耆婆共谏之。[观无量寿经] p1462...(术语)佛之教法,以声为体。小乘有部之正义也。俱舍论一曰:诸说佛教语为体者,彼说法蕴皆色蕴摄。法华玄义八上举...亦名:忏夷残辨异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四分云,若比丘及尼犯波罗夷已,都无覆藏心,令如法忏悔。诸师废立,互有...Tiesaluo 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比丘尼。南朝宋元嘉十年(433)带领十位比丘尼随该国船主难提到中国建康(今南京...(名数)欲为忏悔时,当起之七种心也:一、生大惭愧心。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今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劫数,我犹轮...佛陀演说观无量寿经之六种因缘。此说乃根据善导之观经疏序分义而定,即:(一)禁父缘,谓阿阇世太子禁锢父王,此为观...(术语)僧为梵语僧伽之略,虽通于男女,然但以名男子之出家者,尼为比丘尼之略,女子之出家者也。侯鲭录曰:汉明帝...(杂语)于此土以声说法,于他方土有以光明诠法者。维摩经香积佛品曰: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天台疏曰:光明...子题:树下坐、别房、尖头屋、平头重屋、小房、石室、大小二房、招提、别房施、有福饶、无福饶、独角亭 随机羯磨·...辽代学僧。生卒年不详。住南京奉福寺。著有南山道宣所撰四分律行事钞之注疏四分律钞详集记十四卷,及科文三卷。四分...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十善业道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众所周知:吾人须坚守『五戒』,方能来世保持人身;须造作『十善业』,方能来世生天道;须造作『十善业』并修行『禅...
敬爱的亲人们!人生在世,相聚总是匆匆,繁忙之中偶尔有机会相聚时,我们却没有就人生真正的大事生死问题进行深入探...
前面的《百法明门论》,它是广泛地探讨一切法的别相跟总相: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何等一切法就是包括了心法、心...
宗门教下,纯靠自力来解决生死问题。如果说在晋唐之际,还有这种根机的人,到了末法的时期,就没有这样的人了,万难...
【若诸末世,愚钝众生,未识禅那,不知说法,乐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劝令,持我佛顶,陀罗尼咒。若未能诵,写于禅...
这个净土法门的特色,印光大师说是「他力门、果地教」,也就是说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修学者,我们不管是今生的离苦得乐...
在佛门里,袈裟是代表佛陀的传承,佛法的正传。所以没有受过戒,是不能披袈裟的。尤其是在家人没有受过出家戒,不能...
人生的苦境在当代表现得尤为显著。现代人造恶的动机与手段比古人更甚,苦果也就更大。冷静地观察这个世界,我们能睹...
二般若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佛于般若会上。说通别圆三教之法。故有共不共般若之名也。一共般若共般若者。即通教也。通即通共之义。谓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人。共依此教而修证也。二不共般若不共般若者。即别圆二教也。谓此别圆二教。唯谈菩萨修行之法。不与声闻缘觉之所共也。
上篇:契经二义 | 下篇:般若二种相 |
(术语)施教化者曰化主或能化,受教化者云所化。维摩经佛国品曰: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
华方
月光大臣
声为教体
忏波罗夷僧残辨异
铁萨罗(Tissara)
七种忏悔心
观经六缘
僧尼
光明作佛事
四依法树下坐制开
澄渊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造作十恶业的来世果报

人是不死的,死只是生命轮转的一种状态

净界法师:八识规矩颂

在这个五浊恶世,唯有念佛才能解脱

持诵佩戴楞严咒,一切诸魔所不能动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在家人可以披袈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