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人法二空中,只知人空一边,未知法空,小乘浅薄之偏见也。...【集圣谛】 p1180 瑜伽六十六卷二页云:复次卽此能生后有诸行、业及烦恼、由相道理,是集圣谛。世尊经中,据胜道理...梵语 trīni sucaritāni,巴利语 tīni sucaritāni。又作三清净。为“三恶行”之对称。指三种智者所爱乐,能招可...(术语)一圆教即止观业,二密教,即遮那业,三禅宗,即牛头禅,四戒律,即梵网宗。...爱取润业爱能润业,取支亦尔。且依初后,分此二支。要数溉灌,方生有芽。譬如麦时,时时受润而得生长。虽诸烦恼,皆...(地名)又作补怚洛迦,补但落迦。山名。...行慧,梵名 Caritamati。音译作左里怛罗摩帝菩萨、惹[口*(颖-页+隶)]怛啰摩帝菩萨。大日经具缘品、秘密漫荼罗品等...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舍等觉支】 p0975 集异门论十六巻十页云:云何舍等觉支?答:诸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非律仪非不律仪无表】 p0720 俱舍论十四卷六页云:已辩安住善恶律仪;住中云何?颂曰:住中有无表,初成中后...【生死因缘】 p0476 成唯识论八卷十四页云:复次生死相续,由内因缘,不待外缘;故唯有识。因谓有漏无漏二业。正感...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有一位建筑商,年轻时就以精明著称于业内。那时的他,虽然颇具商业头脑,做事也成熟干练,但摸爬滚打许多年,事业不...
老子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宇宙的法则天之道,如拉弓射箭一样,弓拉得满,箭才能射得远。我们中国人说,一个坏人...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几乎就是日复一日地上班、下班,好象没有什么重心可言,内心常感觉到空洞无聊,即使是看电影、...
这个六度的功德,它每一个法在心中操作的时候都能够灭恶生善。布施灭除我们的悭贪、贫穷,生起我们广大的财富、福德...
孝道是我国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百善孝为先;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尧舜圣人之德,无非孝悌而已矣。...问: 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无论念佛还是为人处事,常常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没有恒心和毅力,最后常常一事无...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於口者。然回向祗宜於夜课毕,及日中念佛诵经毕後行之。念佛当从朝至暮不间断。...
《济缘》云:今越次而学,行既失次,入道无由。 这一段文是说,现在一般的出家人,都是超越次第而修学,修行既然失...
大乘三宝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钞并三宝章] 三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三身十身。能现无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三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二大乘法宝法即轨则之义。谓如来所说中道宝相及人法二空之理乃至无量胜妙法门。能令众生轨则此法而成正觉。是名大乘法宝。三大乘僧宝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
上篇:别相三宝 | 下篇:小乘三宝 |
(地名)Mleccha,边地之名。...
偏小情
集圣谛
三妙行
圆密禅戒
爱取有
布咀洛迦
行慧菩萨
回向
舍等觉支
非律仪非不律仪无表
生死因缘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推荐】做生意最精明的境界

天将降祸于人,必先厚其福而报之
圣严法师:不要让人生空虚无奈

真正的六度,重点在调整我们的心态

在春节给父母磕个头
大安法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摆脱焦躁心态

念佛如何回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