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又作三时业、三报业。指决定受异熟果时分之业。此系俱舍论卷十五所说。即:(一)顺现法受业,略称顺现业。此生造作增...(术语)圆极之果坚实之德也。寄归传二曰:弃九门之虚伪,希十地之圆坚。...生死相续,由惑业苦。 一、惑 发业润生烦恼名惑。 二、业 能感后有诸业名业 三、苦 业所引生众苦名...(异类)Pūtana,又作富多那,富单那,布单那,富陀那。译为臭饿鬼。饿鬼中之最胜者。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布怛那旧...以六度、四摄法等菩萨行,增长众生善根,此种外缘、助缘即称为行缘。(参阅“六波罗蜜”1273、“四摄法”1853) p2...圆顿戒的别名,即回转从前的小乘心,以趣向于大乘道的人所受的戒律。...【舍与退差别】 p0976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二巻十六页云:问:舍、退、何差别?有说:名卽差别。谓名为舍,名为退。...【非择灭与无常灭差别】 p0720 大毗婆沙论三十一卷十二页云:非择灭,无常灭,何差别?答:非择灭者:不由择力...【生死大海】 p0476 瑜伽七十卷十三页云:复次五法相似,生死大海,得大海名。一、处所无边,相似故。二、甚深,相...(杂语)Vijaptimātratā,译曰唯识。二十唯识述记上曰:毗若底,此云识。摩呾剌多,此云唯。...三不成之一。指净土与秽土皆以真如实相为本体,非由全异之本质各别成立,故称为异质不成。[释净土群疑论卷一](参...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在今天我们呼唤...
蕅益大师他在念佛的时候讲三资粮信、愿、行。 他说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真实的信心,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信心就是信心,...
现在好像很风行低碳,人们在介绍低碳的时候会说你要少开车,在可以步行的时候尽量不要开车之类。如果你可以这么做的...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是真人真事。在报纸上看到,有一个叫《布朗的手帕》的故事。布朗是当代美国大家公认的,很了不...我们常常听人许愿说:我希望、我想要、我愿意......。然而却忘了愿是一种对生命的承诺,最重要的是要实践它。然而说...
在回向时,大家常念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四恩是哪四种恩呢? 对在家居士来说,就是天地、君、亲、师。原来传...
问: 学佛的人是否可以练气功? 大安法师答: 学佛的人不应该去练气功。何以故?如果你是学佛的。我们并不否定世间...
我们每个人有眼睛、耳朵、舌头、鼻子、身体、意想等感知器官,佛教称之为六根。人们透过六根感知色、声、香、味、触...
小乘三宝
【三藏法数】
[出华严三宝章] 一小乘佛宝谓如来隐其无量功德庄严之身。示现丈六紫金之相。以应声闻缘觉人天等机。是名小乘佛宝。二小乘法宝谓阿含等经。为声闻说四谛教。为缘觉说十二因缘教。令其依之而修。超凡入圣。是名小乘法宝。(梵语阿含。华言无比法。四谛者。苦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三小乘僧宝谓依四谛十二因缘。而修断见思惑。证真空理。而成声闻四果四向及缘觉
上篇:大乘三宝 | 下篇:华严三圣 |
【堪忍行】 p1185 集异门论七卷七页云:云何堪忍行?答:谓能堪忍寒热饥渴蛇蝎蚊虻风雨等触;又能堪忍他人所发能生...
三决定业
圆坚
惑业苦
布怛那
行缘
回心戒
舍与退差别
非择灭与无常灭差别
生死大海
毗若底摩呾剌多
异质不成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德盛者其心和平,德薄者其心刻傲

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是「借」来的吗

佛教徒的低碳生活

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开始
圣严法师《不要发空愿》

上报四重恩,是哪四种恩呢

学佛的人可以练气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