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地名)林名。译曰不诸林。翻梵语九曰:阿罗婆伽,应云阿罗婆分。译曰:阿者不也,罗婆分者诸也。...(印相)妙音天之印相名。作奏乐之形也。广大仪轨中曰:辩才即妙音,慧风持空,定仰在脐舒,运如动奏乐,名为费拏印...【一切智】 p0002 瑜伽三十八卷一页云: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界、有二种。...(1622~?)明末清初临济宗僧。上洋人,俗姓顾。十八岁,国事遽变,遂萌出家之志。先后参礼福田寺之袪非、定生二师...(术语)布施持戒等之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也。...或问一切世界,因何而有?造者为谁?曰:因心而有,唯心所造。一切众生,自无始来,迷真起妄,因妄识生,变似根身器...(名数)戒之二方面也:一、止持,止者制止,制止身口意,不为诸恶行,故曰止。五戒八戒等是也。依止而保持戒体曰止...谓显安立。预流向等补特伽罗。八种各别佛弟子众者。显示开晓佛弟子众具胜功德。戒具足者。谓学无学僧。成就具足学无...(行事)大法要时于本堂周围之椽侧行道之仪式也。盖通常之法式,唯于内阵或本堂内行道,而大法要时,大众多,且仪式...(?~826)唐代越南禅宗无言通派初祖。原籍我国广州,俗姓郑。自幼慕道,稍长出家于浙江双林寺。以其性情恬静寡言...(术语)无量寿经上四十八愿中,第三十八愿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维摩诘所说经...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
修行不退转有四种: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和毕竟不退。 念不退,就是念念与一切种智相应,这是八地以上菩萨的水平...
勿坏人之名利,就是不要破坏他人的名利。名名誉,是一个人立身社会的依据。每个人都爱惜自己的名,希望自己有好的名...
成差。天见是宝严地,人见是水,饿鬼见是火,鱼见是窟宅。故知前尘无定相,转变由人如云: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夏季天气炎热,有时还有蚊子作乱,这让很多人夏季睡眠质量下降,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中医夏季养生助睡眠当然首选百...
我出生在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江畔的一个古镇,这里风景如画,民风淳朴,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佛教已渐消亡,到现在已没...
在这个世间,衰老是一个苦。我们的念头,念念的迁移生灭,就有时间的概念,这个时间是建立在我们的念头当中的。有一...
问: 师父好,刚才师父说,四谛、十二因缘是对重感情的人,就是说是一个治病的良药。那如果我们是重感情的人,我们...
只要往生到了极乐世界,我们就不被生死业缘所拘系。由于我们常常担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因为我们常常发愿,到...
圆觉三观
【三藏法数】
[出圆觉经略疏] 一奢摩他梵语奢摩他。华言止。止即止寂之义。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取静为行。而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即是体真止。义当空观。故经云。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体真止者。谓体达无明颠倒之妄。即是实相之真也。)二三摩钵提梵语三摩钵提。华言等持。昏沉掉举皆离曰等。令心专注一境曰持。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而有。遂起幻起幻修以除诸幻。即是方便随缘止。义当假观。故经云。所圆妙
上篇:法三观 | 下篇:南山三观 |
亦名:自恣对首法、四人已下自恣法、四人以下对首自恣法、对首自恣法 行事钞·自恣宗要篇:“四人已下,至对首法,...
阿罗婆伽林
费拏
一切智
德风
诸波罗蜜
妄感为因
二持
八只补特伽罗者
椽仪
无言通
衣服随念愿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修行有四种不退转

成人之美,勿坏人之名利

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夏季吃百合助睡眠清心润肺

明心法师的出家学佛心路

人生的老苦与病苦

感情重的人应该看哪部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