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杂语)Vidyā,又作皮陀,译曰明。因明大疏一曰:醯都言因,费陀云明。又曰知法,即四吠陀论。百论疏上之下曰:本...【一切忍】 p0002 瑜伽四十二卷六页云:云何菩萨一切忍?当知此忍,略有二种。一、依在家品忍,二、依出家品忍...(1071~1128)宋代临济宗黄龙派僧。瑞州(江西高安)人,俗姓喻(或谓彭、俞)。字觉范。号寂音尊者。年十九,试经...(术语)苦乐舍等之三受五受也。...(名数)一、法喜食,闻法欢喜,因而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身也。二、禅悦食,入于禅定得...比量者,谓现余信解,此云何?谓除现量所得余不现事决定俱转,先见成就今现见彼一分时,于所余分正信解生,谓彼于此...(杂语)东京梦华录曰:九月重阳,都下开宝寺仁王寺,有狮子会。诸僧皆坐狮子上,作法事讲说,游人最盛。...梵语 avitarka-avicāra-samādhi,巴利语 avitakka-avicāra-samādhi。又作无寻无伺定。为三三昧之一。指第二禅以...(杂名)俗云为脐带者,资道什记上曰:九界袈裟者,寻其根元,宿胎内时,自脐生物,犹如海草,本小末大也。譬如袋中...系六种转位之第六,表示大乘极位之用语。谓证得泯绝迷悟、对待,入于圆转自在的真如之境。唯识宗将“转依”之果,随...【能自损】 p0893 瑜伽八十四卷十三页云:由此因缘,自行恶行,遭他笞罚缚录诃骂驱摈害等种种众苦,而生起故;...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佛能不能度众生,众生能不能被度,这其中的关键就是看有没有缘。有缘就容易度,没缘就度不了,不在于水平的高低。 ...回头好,回头好,持斋念佛随身宝。 有有无无都麻烦,劳劳碌碌几时闲? 人生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 古古今今...
【原文】 闺秀岂容玷辱。一生名节攸关。六亲体面没遮栏。结定怨家不散。纵使临婚瞒过。隐含羞耻难安。痛缠心骨怨如...
看那无思无为前,如何是本来面目?四威仪皆可参,要以坐为正;动静闲忙皆可参,要以闲静为正。于忙时不可厌忙,于有...
1、说脏话的人痰多,容易口臭。 2、爱说刺激的话的人容易牙疼,而且口腔容易溃疡。 3、爱说绝话的人往往断绝自己的...在我国,人们有冬令进补的习惯。所谓:冬天进补,上山打虎。但是冬令进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问: 请师父开示,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慧广法师答: 恕我直言,若您是修行人,您眼中的事...
如果一个人,他对过去的业都没有处理没有处理的意思,从唯识的角度就是随顺它。 你说:我没有对治它,我也没有随顺...
法三观
【三藏法数】
[出华严法界观] 法界三观者。乃帝心尊者依华严经而立也。法界即所观之境。三观即能观之观。此三种观。虽自下升上。渐次深广。然修之者。但一道竖穷。展转圆妙。非初观外别有二三。良以举一即三。全三是一故也。一真空观谓非虚妄念虑曰真。非形碍色相曰空。故简情妄以显真性。使见色非实色。举体全是真空。令见空非断空。举体全是真性。如是则能廓情尘而空色无碍。泯智解而心境俱融。故名真空观。二理事无碍观谓性静明体曰理。形相分限曰事。故观广大之理。咸归一尘。即了一尘
上篇:南中三教 | 下篇:圆觉三观 |
行事钞·自恣宗要篇:“问:‘自恣竟,得说戒不?’答:‘依明了论,先说戒,后自恣。四分云,自恣即是说戒。’”资...
费陀
一切忍
德洪
诸受
二食
比量
狮子会
无觉无观定
衣那
广大转
能自损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未成佛前,要先结人缘
志公禅师劝世念佛文

慎勿于此十种对境犯淫

工穷力极本来面目现

21种口业与形成的灾祸对应因果
素食进补不妨一试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