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二卷六页云:云何菩萨一切忍?当知此忍,略有二种。一、依在家品忍,二、依出家品忍,当知依此二种品忍,各有三种。一、耐他怨害忍,二、安受众苦忍,三、法思胜解忍。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全一卷。唐代义净撰。又作唐字千鬘圣语、梵唐千字文。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即以天地日月等汉文一千字对译梵语。此...指口赞诸佛菩萨之功德,乃三业供养之一。[法华文句卷二之下](参阅“口业”745) p746...(术语)彼此相隔,次第不和会融会也。常对于圆融之文字而言。玄义一下曰:五阴实法,隔历是世界。四念处四曰:别则...(术语)初祖杜顺依华严经而立。谓之法界三观。法界者所观之境,三观者能观之心也。一、真空观,穷尽法界之事相,无...(界名)Yāma,具曰须夜摩Suyāma,苏夜摩。欲界六天中第三天名。旧曰焰天。译言时分,善分。以善知时分受五欲之乐...凡八卷。明代敬中普庄撰,慧启等编。刊于崇祯三年(1630)。又称敬中和尚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三册。敬中普庄为临...【出世间正见果相】 p0483 瑜伽六十二卷十页云:又出世间正见果相,当知卽是前后常故;无所对故。若法,所治若有;...凡十二卷。民国王亨彦撰。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 普陀山之山志,自明代周应宾重修以来,有清一代,新志叠...为法而碎其身、粉其骨之谓。证道歌(大四八·三九六下):“粉骨碎身未足酬。”经中多处载有为法粉骨碎身之例,粉骨...(1913~1992)湖南人。平素热心公益,于弘法事业更不遗余力。曾任贵州都匀慈幼院院长,并协助太虚大师发展佛教文化...默数呼吸的出入,以停止心想散乱的观法,为五停心观之一。...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毗尼日用切要...问: 在生活环境中改不了自己的错误言行,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首先,你能感觉到自己有错误言行,就恭喜你了,这...
从前印度的阿育王信佛非常虔诚。有一年,他要举办供僧法会,礼请全国的高僧前来接受他的供养。按照佛教的规矩,在供...一、虽名出家,但舍弃出家法。到俗家中住,不依出家法行持。这是第一征兆。 二、删改戒律,不乐持戒不重戒。这是魔...
其大要不出老氏之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而以忠信出之。报人之德,不报人之怨。分人之过,不分人之功。...问: 去极乐世界的方法是什么? 大安法师答: 要成就往生的这桩大事,首先是要建立深信切愿持名,深知娑婆轮回之苦...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烦恼、证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顿悟,事须渐除。所以称开悟的...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向比丘们开示:过去,诸天曾与阿修罗战,释提桓因告诉忉利天的天子说:各位与...
问: 请问法师,修行以自利为主,容易被人误解为是自了汉,是小乘佛教,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宏海法师答: 这一问题...
一切忍
【法相辞典】
【一切忍】 p0002
上篇:一切戒 | 下篇:一切智 |
修禅定之谓。即停止思虑分别(息虑),令心专注一境(凝心),使不散乱。 p4110...
梵语千字文
口业供养
隔历
华严宗三观
夜摩
呆庵庄禅师语录
出世间正见果相
普陀洛迦新志
粉骨碎身
孙张清扬
数息观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如何在生活中改变自己的错误言行

不论老少美丑,心都要平等对待
魔作沙门的十个征兆

【推荐】如何修阴德
去极乐世界的方法是什么
开悟并不等同于成佛

内心解缚之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