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法而碎其身、粉其骨之谓。证道歌(大四八·三九六下):“粉骨碎身未足酬。”经中多处载有为法粉骨碎身之例,粉骨者如常啼菩萨于香城学般若时,敲骨出髓,卖与长者,以所得金,买种种香花供养于佛。碎身者如释迦文佛在因地修行时,为求半偈而舍身。[大品般若经萨陀波仑品、北本涅槃经卷十四](参阅“常啼菩萨”4530、“雪山大士”4828) p427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突吉罗篇约三宝科分 子题:敬僧威仪行、敬法威仪行、敬佛威仪行、敬尚三宝行 戒本疏·百众学法:“(一、敬僧...乃小乘有部所立之染污无知与不染污无知。(一)染污无知,即一切之烦恼。天台家所谓之见思二惑。以无明为体,无明执著...【干栗陀耶】 或名牟呼栗多,此云坚实心。楞伽注云:谓第一义心,如树贞实心,非念虑也,乃是群生本有之性。又...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正因佛性是众生本来就有的真性;了因佛性是明白一切真正的道理的意思;缘因佛性是修...于“见道”所断十惑中之疑与五见(边见、身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六惑,称为亲迷惑;以皆亲迷于四谛之理而...又作如意论。为释摩诃衍论(略称释论)之异名。释论为龙树所造,乃大乘起信论(马鸣造)之注释书,内容阐论一一心识...(杂名)谓葬场之南门也。由阿字四转之深义而来。...(名数)佛祖统纪于台宗立东土之九祖:第一祖龙树菩萨,第二祖北齐禅师,第三祖南岳禅师,第四祖智者禅师,第五祖章...指礼赞佛陀舍利及佛愿众生得脱的平等大智之赞文。如诸回向清规式卷五所举(大八一·六八六下):“一心顶礼,万德圆...【略心与散心】 p1029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一卷四页云:略心者:谓善心。于境摄录故。散心者:谓染心。于境纵逸故。...(术语)三种示导之一。菩萨愍苦众生发慈悲喜舍之心说法教诫,以示导之也。见大般若经四百六十九、三藏法数十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想跟大家说一说,我们供养佛像的缘起。现在你看我们的旅游业非常发...
他曾是无诤念转轮圣王的第二王子,与父共同发愿建立净土,宝藏如来为他授记,赐名得大势。他上座时,极乐世界七宝国...
人世间最宝贵的就是生命,佛教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在一切有情众生之中只有人能修行解脱,所以佛陀慈悲开示,要佛...
生死大事,古往今来,诸位大德为了这件事也不容易得到成就。我们参禅念佛也是很不容易的,没有修行不知里边的甘苦。...
信、愿、行是修行净土三资粮,其中愿即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种心理状态。它来自智慧的关照。 娑婆世界的众生生活...
与我们所认为的恰恰相反,鱼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保持河水、湖水和海洋清洁的。作为食腐动物,鱼在食物链中占有很...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佛教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因缘果报,毫厘不爽,因果报应竖彻三际。由于很多人并不完全正确了解因和果的这一特性...
粉骨碎身
【佛光大辞典】
上篇:笑隐大欣禅师语录 | 下篇:素具 |
(经名)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增一阿含经礼三宝品之别译。...
众学篇约三宝科分
二无知
干栗陀耶
三因佛性
亲迷惑
如意宝珠论
修行门
天台九祖
舍利礼文
略心与散心
教诫示导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佛像的缘起

他头顶智慧光,行走撼寰宇,摄念佛人行归净土

佛教的生命观

功夫来时有两个岔路

生起厌离心,净业才容易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