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正因佛性是众生本来就有的真性;了因佛性是明白一切真正的道理的意思;缘因佛性是修种种真实的功德的意思。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名数)一、般若为母,二、方便为父,三、檀为乳母,四、尸罗为养母,五、忍为庄严具,六、勤为养育者,七、禅为浣...全一卷。又作七阶佛名经、礼忏、礼忏文、礼佛忏悔文、六时发愿法。隋代三阶教之祖信行(540~594)撰,记述三阶教之...(术语)译曰白伞盖,大佛顶咒之名也。楞严经七曰: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同长水疏曰:悉怛多般怛罗,云白...(名数)无学位有九根之别:(一)一退相,二守相,三死相,四住相,五可进相,六不坏相,七不退相,八慧解脱相,九...印度古代二十种外道之一,彼等以水为万物之生因。此外道以水为万物之根本,能生天地、有情无情等一切物,下至阿鼻地...【引无义苦】 p0377 瑜伽十七卷六页云:何等名为引无义苦?谓如有一、若诸沙门,或婆罗门,行自苦行;于现法中,以...【末笯曷利他】 西域记云:唐言如意。即婆沙论师。...多闻,梵名 Vai?ravana,巴利名 Vessavana,音译为吠室罗摩拏、毗舍罗门、鞞沙门、毗沙门。又作普闻天、种种闻天。...凡四十卷。全称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略称止观辅行、摩诃止观弘决、止观弘决、辅行、弘决。唐朝荆溪湛然(711~782)...(地名)外道以竹杖量佛之身量处。西域记九曰:佛陀伐那山空谷中,东行三十余里,至泄瑟知林,唐言杖林。竹竹修劲,...【随非福识】 p1367 法蕴足论十卷八页云:云何造非福行已有随非福识?谓有一类,由贪、瞋、痴、缠、缚心故;造身语...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普贤行愿品...苏城是带着父母的厚望出过留学的。 苏城的父母一直为自己没能好好读书抱憾,就把这份期望都寄托在苏城身上。苏城很...以前对于我家来说,过年并不是可喜的事,登门要债的人,往往有好几个,而且连接来上好几天,一直要到年三十的夜晚才...
问: 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同时定住,这么强大的定力如何做到?请师父解惑,阿弥陀佛...
知足一法是佛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开示,常常点示。一般会把这个少欲、知足放在一起:少欲知足。什么叫少欲?你对于...问: 师父,咱们读诵《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宝箧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放三个塔在上面? 恒传法...佛教是一切人类的宗教,不论什么种族,什么阶级的人,都可以得到佛法的救度。但因人类的根性不一,佛陀为要适应各种...
我们要了解唯识的概念是这样,唯识学它不直接从第七意识下手,它从第六意识下手。它的方法很不错,因为你挑战第七意...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对阿难尊者的多闻生起这样的疑惑:阿难尊者过去世做了什么善业,这一世能将佛...
三因佛性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三因三果 | 下篇:三论 |
隋代成都人。博学能文,通佛儒百家。初为僧,于后周武废佛时,被迫还俗,寻遁归隐居。隋兴,开设译场,受诏为翻经博...
二十种喻法
七阶佛名
悉怛多般怛罗
九无学
服水论师
引无义苦
末笯曷利他
多闻天
止观辅行传弘决
杖林
随非福识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孝顺父母不能等
圣严法师《新年的新衣》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宝箧塔是什么意思
修福与修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