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无学位有九根之别:(一)一退相,二守相,三死相,四住相,五可进相,六不坏相,七不退相,八慧解脱相,九俱解脱相也。中阿含经第三十福田经曰:“云何九无学人?思法,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护则不退,不护则退,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是谓九无学人。”成实论第一分别贤圣品曰:“阿罗汉有九种:退相、守相、死相、可进相、住相、不坏相、慧解脱相、俱解脱相、不退相。是诸阿罗汉,以得信等根故有差别。(中略)如是九种,名无学人。先十八人及九无学,是二十七人,名为一切世间福田。”大乘义章第十七本释中阿含之文曰:“九中前七,就根以别,后二约法。前七种,犹如毗昙中六种罗汉。六罗汉者,退、思、护、住、升进、不动。彼阿含经分不动人以为二种,故有七。(中略)后二慧解脱及俱解脱,约法以别。前七人中,不得灭定,名慧解脱,得灭定者,名俱解脱。”(二)一退法,二思法,三护法,四安住法,五堪达法,六不动法,七不退法,八独觉,九佛。俱舍论第二十五曰:“居无学位圣者有九,谓七声闻及二觉者。退法等五,不动分二,后先别故,名七声闻。独觉在觉,名二觉者。由下下等九品根异,今无学圣成九差别。”是为唯就根次第立九种之别者,即退法为下下根,思法为下中根,乃至佛为上上根也。又出俱舍论光记二十五,同颂疏二十五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心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此为六识中之前五识,...晋代僧。为晋代般若学六家七宗中“缘会宗”之代表人物。敦煌人。自幼即孤,年十六出家,师事于法兰。当时大德竺法护...证得和合智用差别者,谓证得最极清净法界一味故,于彼能依一切种妙智用一一佛功能等一切佛功能故。...密教胎藏界曼陀罗之中台八叶中,正方四叶为如来之四智,隅角四叶为如来之四行,此八叶开立人、法二种,而成十六法。...梵名 ārya-nāgarjuna-bodhisattva suhrllekha。全一卷。印度龙树造,刘宋僧伽跋摩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此书...【死生智】 p0618 瑜伽六十九卷十二页云:若诸有情好恶色等种种差别,从彼别别有情众没,于此别别有情众生;说...从佛处接受将来必当作佛的记别。...(植物)Akṣoṭa,又作播啰史。胡桃也。...【逋沙他】 此云斋日。请观音经疏云:斋者,齐也,齐身口业也。齐者,只是中道也。后不得食者,表中道法界外,...凡夫所未能去除之心有三,起事心为其一。于四住地所起之烦恼粗强,能发起业事,故称起事心。此心能障佛之化身。菩萨...全一卷。作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系初唐时之伪作。经中阐释真实大乘之佛性无性说,并谓该说乃诸法中第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
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没有障碍的,即便是铁围山、须弥山或者是铜墙铁壁,都无法遮挡,因为这是法性的光明。 我们众生的...虚云老和尚上在云居山茅棚示寂,遗言开示: 农历九月十二日,至十二时半,公唤侍者一起进来,举目遍视,有顷,曰:...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比喻,说身心浮动的人好比滚动的石头,滚动的石头无法长出苔藓,从而也很难成为坚固不移的磐石。 ...有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他沿着清净鉴人、纤尘不染的溪流走入森林里,只见林中树木蓊郁苍翠、高耸参天,遮荫出一...问: 师父家人剩下的荤菜,怕浪费而吃掉,这样算犯戒么? 慧广法师答: 佛教有一本经叫《不食肉经》,全名《一切智...布施的障碍,按照《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所说,略有四种:一、未串习;二、匮乏;三、耽著;四、未见大果。 第一障...
1、唐玄沙师备禅师 《景德传灯录》卷十八记载,玄沙备禅师,生于唐末五代,福建人,因阅《楞严经》发明心地,此后应...紫柏大师问僧海州:你念佛常有间断吗? 合眼睡时便忘了。海州回答说。 合眼就忘了吗?!大师震威一喝,说: 这样念...
九无学
【佛学大辞典】
上篇:九众 | 下篇:九无为 |
【于内外身等住循身等观】 p0754 瑜伽二十八卷二十页云:云何于内外身等住循身等观?若缘外他有情数身色为境,...
五识
于道邃
证得和合智用差别
十六法
劝发诸王要偈
死生智
受记
阿乞朝啰
逋沙他
起事心
法王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没有障碍的
虚云老和尚最后的遗言

越急于求成,越难以成功
最美的孩子
怕浪费而吃掉荤菜,这样算犯戒么
布施的四种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