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胎藏界曼陀罗之中台八叶中,正方四叶为如来之四智,隅角四叶为如来之四行,此八叶开立人、法二种,而成十六法。即八种善知识之人,与其所持金刚慧印之法,合而成为十六法。[大日经疏卷五] p38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依他起性】 p0768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页云:谓心心所及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诳惑愚夫;一切...戒律中的极重罪,华译断头,喻如断头,不能再生。又译作弃,谓弃之于外。又译不共住,谓不能入僧数。又译退没,谓其...梵名 Sunaksatra,巴利名 Suna-kkhatta。音译作须那呵多、须那刹多罗。又作善宿。系释尊为太子时所生之子。出家后,...乃比喻三有、二十五有等生死迷界犹如牢狱。亦即比喻众生在生死迷界中,因烦恼、业、苦等辗转不尽,而难以超出迷界;...【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p1438 世亲释三卷三页云:谓世尊言:识缘名色,名色缘识。此中识缘名者:谓六识中非色四蕴。...(术语)三举之一。恶比丘破戒不肯忏悔,众僧谕之,指为妄陈滥说,我不忏悔。此不忏之人,为极恶者,因举治之而摈于...亦名:展转食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五缘:一、受施五正食请,不问道俗亲非亲;二、食体堪饱足;三、无...(术语)无量寿经上曰:今日世英,住最胜道。净影疏曰:无上菩提,是最胜道。...(术语)众生沈居生死海,济而渡于彼岸也。度者渡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终不以小乘济度众生。...(地名)唐书西域传注曰:玄奘纪之尼连禅河,今为申河矣。...指八地以上至第十地之一乘妙法;乃称赞唯佛一乘超出二乘、三乘之出世间法而言。据华严五教章卷一之说,修行阶段之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
农历七月初二是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的圆寂日。 莲池大师,公元1535~1615,明代高僧,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法名袾宏,...
佛陀平常对于自己弟子的态度,不但慈爱、坦率,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还表示了相当的尊重。 《中阿含经》卷五十六说:有...
过去佛陀与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离的獼猴林中。当时,有一位名叫师子的大将军前往拜见佛陀。将军见到佛...
问: 顶礼法师!在选择善知识的时候,由于我们智慧福德有限,在自己不会选择的情况下,最保险的就是随大流,谁的名...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二战结束后,英国皇家空军统计在战争中失事的战斗机和牺牲的飞行员以及飞机失事的原因和地点,其结果令人震惊:夺走...
有二件事我们要学会:一者感恩。二者奉献。 别人对我们好,关心我们,帮助我们,以及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要心存感...
有两个女子都得到庵罗果。其中一位是吃完果肉但不留果实内的种子,另一位则把庵罗果中的种子留下来。这一位留种子的...
十六法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十六使 | 下篇:十六知见 |
【本性念生智】 p0531 大毗婆沙论一百一卷七页云:问:前所说本性念生智,以何为自性?答:以慧为自性。是谓本性念...
依他起性
波罗夷
善星
有狱
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不忏举
背请戒犯缘
最胜
济度
申河
出出世一乘法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圆寂纪念日

佛陀对弟子的态度

布施的五大功德

如何选择善知识
念佛之人的「三不可」
当成功近在咫尺的时候,千万别放松警惕

人生有二件事我们要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