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成都人。博学能文,通佛儒百家。初为僧,于后周武废佛时,被迫还俗,寻遁归隐居。隋兴,开设译场,受诏为翻经博士。由其担任笔受之译经有那连提黎耶舍之大方等大集日藏经、力庄严三昧经,及阇那崛多之佛本行集经、善思童子经、移识经、观察诸法行经、商主天子所问经等。复因见列代经录散落,年载芜没,乃撰历代三宝纪十五卷,成为唐代经典目录之重要参考。然书中有不少资料误引混用,如编选入藏录、大小乘经录之准则偏误,为后代之经录所批评;又如书中将前代经录如出三藏记集等书所列之失译经典,大半配属古代知名译经家之名下,尤为现代学者所攻伐。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续高僧传卷二达摩笈多传、历代三宝纪卷十二、开元释教录卷七、佛书解说大辞典佛典总论第二部第二章(小野玄妙)](参阅“失译经典”1881、“历代三宝纪”6253) p527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密教依释摩诃衍论而立者,前之八识与唯识所立不异,第九识之一切一心识,又曰多一识。是真如随缘而为有情非...(术语)呵他过之语。诫他之语。法华经信解品曰:如是苦言,汝当勤作。又以软语,若如我子。...觉醒了悟之意。即体得真理、开发真智。据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载,觉悟乃是空无生无二,离自性之相。又六十华严经卷...【同境依】 前五识生起有四种依,若缺任何一种,识则不生。同境依为四依之一,谓依于眼、耳、鼻、舌、身五根,此五...与心王相应而起之法,即心所有法,简称心所。...【善等三法】 p1140 大毗婆沙论七十七卷二页云:复有三法。谓善、不善、无记法。问:善法云何?答:善五蕴及择灭。...梵名 Dharmagataya?as。意译法生称。南齐译经僧。中印度人。善隶书。高帝建元三年(481),于广州朝亭寺译出无量义...(术语)超常格也。非寻常者。碧岩九则评唱曰:须是斩断语言,格外见谛,透脱得去。...【七相略摄菩萨别解脱戒】 p0065 显扬二十卷十三页云:此中由七种相,略摄菩萨别解脱;应知。一者、宣说受持轨则。...亦名:哑羊不语、不语法、禁语 子题:哑羊外道、哑羊外道 资持记释云:“如哑羊者,彼有哑 羊外道 ,受不语法。世有...1、净土宗的十三位祖师,即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和尚,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和尚,三祖衡山般舟承远大师,四祖衡州云峰法照...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
破我执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空性、心性也是非常重要。但是,我们有没有发现我们为什么对空性和心性这两部分很...
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诗中写道: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人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
我们现在有的人,你不要认为你家里的条件有多好,又有车子,又有这个那个。不行呐,你如果不把心放下来,什么都没有...
我当内科住院医师的时候。有一天,在医院爬楼梯看见一位气质很高雅的中年女人,但是她整个人失魂落魄的,走路摇摇晃...绵亘数里的高山峻谷间罕有人烟,除了入山采宝的商人外,就剩些亡命之徒藏匿其中。 这天,一列满载珍宝的商队取道经...
最初迷真起妄,则曰一念妄动。末后返妄归真,则曰一念相应。是则起妄之后、归真之前,更有何法,能外此一念乎? 是...
退一步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古人劝我们要精进,这精进,有前进的意思,也有适时后退的意思。如此,对我们有诸...
《华严经》说,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百万障门开。这个本来好不容易修点戒、定,积累了一点东西积累了一点福德、...
费长房
【佛光大辞典】
上篇:贴单 | 下篇:费隐禅师语录 |
尼民陀罗,梵名 Nimijdhara,巴利名 Nemindhara。又作尼民达罗山、尼弥多罗山、尼民驮罗山。意译作地持山、持边山。...
十识
苦言
觉悟
同境依
心相应行
善等三法
昙摩伽陀耶舍
格外
七相略摄菩萨别解脱戒
哑羊不语
莲宗十三祖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把我执我慢修理干净

曲折所带来的财富

没有功夫的人,在缘上要注意

钓鱼的血泪忠告
为道当行坦途

正当念时,西方净土依正庄严,就在我心中

有时需要以退为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