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心王相应而起之法,即心所有法,简称心所。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梵语 haridrā,巴利语 haliddā。意译黄姜。又作阿利陀姜。属姜荷科之郁金类。学名 Curcuma longa。花、叶类似生...【有分识】 p0542 成唯识论三卷十四页云:上坐部经分别论者,俱密意说此名有分识。有、谓三有。分、是因义。唯...梵语 samyag-drsti,巴利语 sammā-ditthi。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之因果,审虑诸法性相等之有漏、无漏慧,称为正见...弥陀为救济一切众生而成就的名号,其四字的名号是阿弥陀佛,六字的名号是南无阿弥陀佛,九字的名号是南无不可思议光...梵语 upātta。即有感觉之意。亦即被心、心所法所执持的众生之身体。反之,则称无执受、非执受。 俱舍宗认为有生命...谓诸在家白衣男子。男根成就。归佛法僧。起殷净心。发诚谛语。自称我是邬波索迦。愿尊忆持慈悲护念。齐是名曰邬波索...(术语)下界之尘境,恶道也。释门归敬仪曰:生身不徒委于下尘。同通真记上曰:下界恶道也。...位于湖南衡山县西北约十七公里,即南岳之东南麓。慧思为开山,怀让、幻有正传、密云圆悟等皆曾居于此。唐代承远于此...(术语)五种正行之第一。一心专念读诵净土三部经也。...增上慢的简称,即我得增上之法所起的慢,如未得圣道,说我已得,未证圣果,说我已证之类是。...(术语)智慧之眼目也。圆觉经曰:幻翳朗照,慧目清净。又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寄归传一曰...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红楼梦》里的开篇偈语说道:人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人世间,总是交织着众多的名名利利、是是非非,搅得...
问: 在忏悔时,我们对罪业是诃责的,但是要同时观察罪业本空,如何融通才可以趋向清净? 净界法师答: 我们在观想...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众生却对娑婆世界贪恋不舍,何解? 大安法师答: 往生西方净土,你也不...「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中文的意义就是「我」的意思。人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
至信就是深信,里面不夹杂怀疑。法相宗里说信是一个善心法,十一位善法之首。信心就是清净的意思,心净为体。我们对...当你碰见一个人无理的咒骂你、毁谤你,也许与你素无瓜葛,可是他无缘无故的就来残害你,你应该怎么办呢?没有学佛的...心犹如相续的河流,假如你无法运用你的修持来把握它的每个当下,你做的持咒,观想,念诵,禅修,乃至谈吐高超的见地...
念经、拜忏、做水陆,何以不及念佛? 以念佛,人皆能念故。念经,则虽有百僧,念者难得有五十人。有不识字者不念,...
心相应行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心法身 | 下篇:心意识 |
(故事)西域记六云:初胜军王(波斯匿王)嗣位,求婚于释种,释种鄙其非类,欺以家人女,重礼而嫁之。胜军王立为正...
呵梨陀姜
有分识
正见
弥陀名号
有执受
邬波索迦
下尘
祝圣寺
读诵正行
上慢
慧目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把人生看做一次旅行

【推荐】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容易吗
阿赖耶识

「至信」与「至乐」的含义
忍辱波罗蜜与阿Q精神
修行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