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西域记六云:“初胜军王(波斯匿王)嗣位,求婚于释种,释种鄙其非类,欺以家人女,重礼而嫁之。胜军王立为正后。其产生之男为毗卢释迦王。毗卢释迦欲就舅氏受业,至此城,见新讲堂,就中憩驾。诸释闻之,逐骂曰:卑贱婢子,敢居此室。此室者,诸释所建,拟佛之居。毗卢释迦嗣位后,追复先辱,便兴甲兵,云云。”经律异相七,引释迦毕罪经(今不传)曰:“波斯匿王新绍王位,遣使迦毗罗卫求婚,诸释五百集会,皆大瞋恚。曰:吾家大姓,缘何而与婢子结婚?时摩诃男,告诸释曰:波斯匿王为人暴恶,或能坏吾国界。时摩诃男之婢生一女,面貌端正,沐浴衣被,与彼波斯匿王,言此我女也,可以成亲。王喜,拜此女为第一夫人(即末利夫人)。后,生一男儿,集相师使作名。相师曰:求夫人时,诸释共议与不与,彼此流离,今以太子名流离。”毗奈耶杂事七曰:“劫毗罗城释子大名(即摩诃男)有一婢名明月,常使出园中探华。日日常采多华,结鬘献于大名。大名褒之,号此女曰胜鬘。后此女遇佛世尊入城乞食,深起敬心,以自饭食奉施之,誓愿言:愿我此福舍婢身,永获大富贵。后彼胜光王(即舍卫国波斯匿王)出游猎,乘马奔逸,遂至劫毗罗国,入彼大名园。胜鬘见之,种种方便给事于王。王感其机智,请之于大名。将归立为第二夫人。后生一子,即恶生太子也。后恶生太子,与大臣子苦母(与太子同日生)出城游猎,至劫毗罗城,入释迦园,诸释子大辱之。恶生还憍萨罗城,告左右曰:汝等忆持,父王没后,我绍位时,告我此事。苦母曰:善哉太子,快出此语,愿坚其心。绍位时,我当为说。后,恶生太子起逆害心,与长行大臣谋放逐父婆波斯匿王,自绍王位。时苦母白王言:大王顾念诸释子怨不?王于是兴兵灭诸释。”涅槃经十六曰:“琉璃太子,以愚痴故,废其父王,自立为主。复念宿嫌,多害释种。取万二千释种诸女,刵劓耳鼻,断截手足,推之坑堑。”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宝现观】 p1457 杂集论十三卷十四页云:宝现观者:谓于佛证净,于法证净,于僧证净。由佛圣弟子、于三宝所,已得...金刚,为诸宝中之最胜者。金刚口乃比喻如来之口舌殊胜,有如金刚。璎珞本业经卷上(大二四·一○一一上):“尔时,...在十二处中,为法处所摄的色法,名法处所摄色。有五种: 一、极略色,即分析五根五尘等有质的实色,直到其最小...【执着分别】 p1031 世观释四卷十八页云:执着分别者:谓不如理作意为因,依止我见,起六十二诸恶见趣相应分别。无...(名数)世合五十三佛与三十五佛,称为八十八佛。五十三佛出于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三十五佛出于大宝积经九十八卷优...犹言门下、会中、会里。指于说法之集会时,前往受教之人;或为于师家处受学者之总称,例如青原会下、南岳会下。又跟...“不退位”之对称。菩萨行佛道时,既证见一分真理,即为不退位;在此之前则为退位。因无退转之忧,故初地以上之菩萨...【迦[竹/田/廾]】 此云藿(呼郭切)香。...在一切的天中,除了无想天和非想非非想天之外,其余的都是有想天。...解释文字形态、发音、语义之典籍。我国很早即有一般史书、经书之音义典籍,例如佛典中有刘宋慧睿之十四音训叙、北齐...(图像)植立之像也。慈恩传二曰:王城东北山阿有立石像。乐邦文类三曰:三圣立像,记于观经。戒瘦观经疏记下曰:世...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在憨山大师的《百法》批注中,他的意思是说:第一个虚空无为是总相,第二、三、四、五、六是别相。 虚空无为者:非...
怎么样建立信心?一般来说,从信心建立来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顿信,顿然相信。就是此世的念佛行人,宿世曾经修过念...
古人说:嚼得菜根香,修道方有分。其实这个话是从果上讲的,重点是为什么嚼得菜根香?因为欲望很少,欲望少口味就淡...佛法对苦有相当多的阐述,它将人生分为生、老、病、死四苦,再加上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炽盛,就形成了八苦...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的帝王、将相都在护持佛法,但也有一些帝王灭佛。历史上有三武一宗灭佛。 第一次灭佛就是在北魏魏...
世间人之病,多多都是自己造者。即如令严之病,乃不知慎口腹,贪食水果凉物之所致者。及乎有病,不能从善养上令恢复...
我们好好的去受持《楞严经》、弘扬本经,到底有什么样灭恶的功德? 我们来看佛陀对阿难尊者的告诫和开示: 阿难!若...一个养花人每天给花园里的花花草草浇水,每一次他都给向日葵浇两勺水,而只给向日葵旁边的小草浇半勺水。小草心里愤...
恶生王逆害
【佛学大辞典】
上篇:毗琉璃 | 下篇:恶生王灭释种往昔因缘 |
(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如是之一。性者性分也,在于内而不改者。下自地狱界,上至佛界,如法各具十界之性,终始无变也...
宝现观
金刚口
法处所摄色
执着分别
八十八佛
会下
退位
迦[竹/田/廾]
有想天
音义
立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虚空无为具足三个特性

怎样建立对净土法门的信心

情执放淡一分,功夫前进一分
圣严法师《知苦、体验苦、不以为苦》

灭佛的因果报应非常大

佛是大医王,医病亦能医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