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观释四卷十八页云:执着分别者:谓不如理作意为因,依止我见,起六十二诸恶见趣相应分别。无性释四卷二十六页云:萨迦耶见为因,所起六十二见相应分别。即梵网经中前际后际中际分别。谓我过去为曾有耶;如是等分别,名执着分别。言见趣者,是品类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人名)王名。昔阿弥陀迦良王有病,自调药将服之。时有辟支佛,与王同病。来乞药。王即持药施之,自作誓愿,欲使一...【不息修习】 p0325 杂集论十卷二页云:不息修习者:谓为对治得少善法生知足喜随烦恼。由得少善生知足喜故;止息所...佛典音义,是汇集解释佛教经典中难读难解的字音和字义的著述。它产生的来源有二:首先是为读习佛典的需要。中国译经...【我所】 指为我所有的观念,全称我所有,即我之所有、我之所属的意思。即以自身为我,以自身外之物皆为我所有。于...(传说)杂宝藏经二曰:昔迦尸国王与比提醯国王战败,更以象令战,得一大白香象于山中。象曰:山有盲父母,无养者。...阿含,梵语 āgama,巴利语同,又作阿笈摩、阿伽摩、阿鋡暮、阿鋡,意译法本、净教、归、法归、法藏、藏、教法、传...(经名)一卷,宋法贤译。频婆娑罗王命终为毗沙门天王之太子,名曰人仙。述忉利天上梵王说法之事。与长阿含阇尼沙经...印度古代一婆罗门外道名。善长辩论,后为马鸣所降伏。大唐西域记卷八(大五一·九一三上):“建击揵椎窣堵波北,有...即拾取落穗之教。为天台宗对涅槃经教之称呼。于涅槃经教之前,有法华经会之开显一乘,或有众生未堪闻法华,或自甘退...(术语)三谛中之空谛。谓一切法非灭却,然后始空也。一切法无体空寂,故云即空。般若心经曰:色即是空。玄义四曰:...日本佛教用语。即参诣各处圣迹的巡礼者所唱咏之赞歌。又作巡礼歌。在日本,据传以西国三十三所(指京畿附近安置有三...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杂秽语是语业当中最后的一项。虚诳语、粗诳语、离间语,这个语业的第四种是杂秽语,也就是绮语。绮语是指无义利的语...在热带海洋,有一种奇特的鱼,名叫紫斑鱼,其全身长满了针尖似的毒刺。 紫斑鱼的奇特就在它的毒刺上:在它攻击其它...
多欲为苦,意思是说: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对欲望贪求无厌,永无止境;总会遭到求不得苦的时候,就会苦恼丛生。所以说...
以前有几个儒生,去拜见中峰禅师 ,提出一个问题说:佛教有善恶报应,如影随形的说法,和事实不符合。比如某人行善...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数年之中,打柴炊爨,挑水作羹,不曾得到道悟禅师一句半语的法要。一天乃...
昔日佛陀在古印度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弘法,当时,舍利弗尊者辞别世尊之后,返回位于摩竭提国的故乡那罗村,示现身染...
参禅人,切宜恒心远固,不得碰着即退。要知参禅事,大无可比,任世间一切千万重要,莫如参禅重要。 何以故?尽世间...
执着分别
【法相辞典】
【执着分别】 p1031
上篇:执受色 | 下篇:婆罗睹逻邑 |
【诸菩萨胜解界】 p1354 瑜伽七十四卷十五页云:问:诸菩萨胜解界云何?答:于诸佛法信解可得所显故。...
阿弥陀迦良
不息修习
佛典音义
我所
象养盲父母
阿含经
人仙经
鬼辩婆罗门
捃拾教
即空
御咏歌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闲谈中的杂秽语业不可不慎
仇恨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多欲为苦--警惕欲望的祸患

自己行善的心是真还是假
宽恕他人
茶饭禅

佛陀最后的教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