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二卷十页云:又出世间正见果相,当知即是前后常故;无所对故。若法,所治若有;生已无灭。所治若无;灭已有生。彼法名有所对。若法,所治若有若无,若生不生;常时是有。彼法名所对治。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巴利名 Hatthavanagallavihāravajsa。凡十一章。作者不详。为南传上座部佛教三藏外之著作,书成于锡兰波洛罗摩婆诃...Ashigao 佛教学者。到中国传播说一切有部阿毗昙学说和禅法的第一位外籍僧人。本名清,原为安息国太子。自幼信奉...【除遣所缘境相】 p0911 瑜伽七十三卷七页云:问:修观行者、云何除遣所缘境相?答:由正定心,于诸所知境界影...迦利,梵名 Kārlī。位于印度孟买波那之石窟支提(梵 caitya)。此窟院系由前室与后室构成。前室广约八十三公尺,...(杂名)阎魔王之公判庭。十王经曰:大城四面周围铁墙,四方开铁门,左右有檀荼幢,上安人头形,人能见人间,如见掌...【无起】 p1042 集论五卷十五页云:何故此灭复名无起?永离此后渐生起故。...【室洒】 旧翻弟子,新云所教。南山曰:学在我后名弟,解从师生名子。天台云:师有匠成之能,学者具资禀之德,...(杂名)Indranilamuktā,又作因陀尼罗,因陀罗尼罗,帝释之青珠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梵言因陀罗尼罗目多,是帝...(术语)无事安坐也。临济录曰:老僧稳坐。...(术语)Saṁbuddha,译言正觉者。...乃指自日本镰仓时代末期始,至室町时代之期间于京都、镰仓之五山所开板之禅籍及诗文集等。镰仓时代中期曾于京都泉涌...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先看总说,师修净土,久而弥笃。这是一个总说,印光大师修净土。有些人修净土以后,他修一修就退转了。但是印光大师...有一次我去爬山,遇见有人带著一只狗,狗看到我这个老和尚,也许是陌生吧,就对著我猛吠,一面虚张声势,一面又害怕...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过去有佛出现于世,名为宝体,具足如来、应供、正遍知等十种尊号。宝体如来成佛之前即...
堪嗟人心如铁,终日杀生造业,他身滋养尔身,心上如何忍得? 为人若遭疾病,便去杀生造业,你愿身体平安,他岂该数...
劝发真信 念佛三昧。其来尚矣。自远祖崛起庐山。肇兴莲社。六时净行。遂成千古芳规。虽日功高易进。乃末世行人罕获...
我们在这个世间修行是进进退退,一生好不容易修了点功德,但一转世因隔阴之迷然后下辈子造业,我们所有的福德、功德...
似乎短短几年间,伴着新的传播技术和人们对心灵层面的更多关注,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老佛教在中国焕发了青春般...
导读: 释体光老和尚,俗姓袁,河南项城人,1924年4月出生。16岁在河南省桐柏山太白顶云台寺海山法师座下披剃出家;...
出世间正见果相
【法相辞典】
【出世间正见果相】 p0483
上篇:出世诸法差别 | 下篇:出离差别有三种 |
【阿罗汉果】 p0777 显扬三卷十一页云:八、阿罗汉果。谓永断一切非想非非想地烦恼故得。 二解 如四沙门果...
诃多伐那伽罗寺志
安世高(约2世纪)
除遣所缘境相
迦利窟院
琰魔王厅
无起
室洒
因陀罗尼罗目多
稳坐
三佛陀
五山版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息诸缘务,一心行道」这个非常重要
圣严法师《悲智双运破除烦恼》

比丘供塔得佛授记

永明延寿大师《戒杀俚言》

行策大师《净土警语》

哪怕往生边地疑城,也从此与轮回绝缘

小资型学佛和商人型学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