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一卷。金刚顶经多罗菩萨念诵法,一卷。圣多罗菩萨经,一卷。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陀罗...【顺后有爱】 p1107 瑜伽六十七卷十六页云:顺后有爱,复有二种。一、缘后有境。二、是后有因。...为密教修法之一。系于两军交兵之际,用以向毗沙门天王祈求战胜之法。昔时唐代遭逢外寇,据传即修此法,遂降伏敌军,...【名言习气】 p0586 成唯识论八卷七页云:一名言习气。谓有为法各别亲种。名言有二。一、表义名言。卽能诠义音...为惑业所缠缚,称作迷;解脱惑业,了知真理,称作悟。佛教旨在引导众生转迷成悟,由凡夫至佛果。迷则轮回转生,悟则...指随顺差别法之中道真实义谛。为“等住中实”之对称。中实,中道真实之意,即指第一义谛。释摩诃衍论卷二阐释真如、...(菩萨)观音菩萨之称号。...【菩提】 梵语bodhi,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择法遍觉支】 p1375 显扬二卷十四页云:二、择法遍觉支。谓由先所引无功用无分别,依止于念,与念俱行,于谛解了...(一)指戒。戒以心为本,恰如世间之以大地为基,故称戒为“心地”,乃梵网经中之语。 (二)指菩萨之十信、十住、十行...【无记惑中无记根非无记根分别】 p1100 俱舍论十九卷十七页云:于上所说无记惑中,几是无记根?几非无记根?颂曰:...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走进佛寺大门,你会看到一个建筑物,叫天王殿。天王殿里面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弥勒菩萨;四大天王是护法,保护这个道...佛陀居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位比丘名叫拔提,相貌丑陋,从很远的地方来拜见佛陀。 当时,围绕在佛陀四周...
又《业疏》云:若不持戒,得财施者,多贪不净,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故使来世受不净果,如牛羊猪狗衣食粗恶。若持戒...
一、孙泰 唐朝的孙泰是山阳人,少年时代从师皇甫颖,操守很有古代贤人的作风。 孙泰的妻子就是他姨的女儿,他姨临死...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郊的迦兰陀竹园,告诉比丘们说:比丘们!一般人有乐的感受、苦的感受、不苦不乐...近来在净土同仁间, 酝酿着一场往生西方, 是否需心不乱的争论。试把他们争论的焦点归纳起来, 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意见:...我们对诸佛所作的供养,可以有很多种,例如水、花、燃香、涂香、食品、明灯等等,但就重要是供品的来源之清净及供养...
《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从观自在菩萨到是无等等咒叫显说般若,用明显的道理来阐述般若的妙义。...
悉达太子二相
【三藏法数】
[出佛本行集经] 梵语悉达。华言顿吉。即佛幼时之名也。二相者。谓佛初生时。净饭王令相师占之。相师云。太子相好。具有轮王及成佛之相也。一轮王相轮王相者。谓转轮圣王。亦具三十二相也。相师言。太子具足是相。若其在家。当作转轮圣王。王四天下也。(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妙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肤细滑相。七处平满
上篇:二足 | 下篇:二种舍利 |
【影像事】 p1341 瑜伽六十九卷八页云:影像事者:谓说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喻,影显最胜补特伽罗。又以世间七种河中...
经轨
顺后有爱
胜军毗沙门法
名言习气
迷悟
别住中实
救世菩萨
菩提
择法遍觉支
心地
无记惑中无记根非无记根分别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佛教「四大天王」的表法含义
以貌取人

不持戒只修善,容易招感不清净果

古人修善积德改命的故事
身受与心受
「往生西方,是否需—心不乱」的争论
供水的表义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