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十九卷十七页云:于上所说无记惑中,几是无记根?几非无记根?颂曰:无记根有三。无记爱痴慧。非余;二高故。外方立四种。中爱见慢痴,三定皆痴故。论曰:迦湿弥罗国诸毗婆沙师、说无记根、亦有三种。谓诸无记爱痴慧三。下至异熟生、亦无记根摄。何缘疑慢非无记根?疑、二趣转。慢、高转故。彼师谓疑、二趣相转;性动摇故,不应立根。慢于所缘,高举相转;异根法故,亦不立根。为根必应坚住下转,世间共了,故彼非根。外方诸师、立此有四。谓诸无记爱见慢痴。无记名中,遮善恶故。何缘此四立无记根?以诸愚夫修上定者、不过依托爱见慢三。此三皆依无明力转。故立此四、为无记根。诸契经中、说十四无记事。彼亦是此无记摄耶?不尔。云何?彼经但约应舍置问,立无记名。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仪式)有二义:一谓诵经也。即寻常之读经,每行阅过,谓之真读,是读经也。高僧传经师论曰: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三行者:福行、罪行、不动行。 一、福行 为欲界之善业,当招乐果,是为福行。 二、罪行 为欲界之恶业,当...【近摄非近摄】 p0821 瑜伽三卷四页云:近摄云何?谓有执受。执受云何?谓内所摄。非近摄云何?谓无执受。无执...(传说)王建八万四千塔时,欲一夜成功之,遂役使夜叉。见阿育王经一。杂阿含经二十三。...(术语)向人问与以决定之答也。俱舍论十九曰:若作是问,一切有情,皆当死不,应一向记,一切有情,皆定当死。...【谄心所】 唯识宗立五位百法,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小随烦恼心所之一。谄者谄曲,为了取得别人欢心而阿谀谄媚,以达到...梵名 Vidyānirde?a-?āstra。全一卷。陈·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阐明三界唯识之义。初说识有显识、分...(职位)又曰圣侍。禅宗给侍僧堂圣僧之像者。...亦名:受随作戒同异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一、明五同)五同:一、者名同,俱名作戒故。二、义同,俱防非境。三...【永断论】 p0495 集异门论十二卷十一页云:永断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诸结过患,断结功德;故名永断论。...三毒的别名,即贪、嗔、痴。...(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问: 在菜场面对许多物命,自己无力救度,当如何处置? 本源法师答: 《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2009年冬至2010年春,梦参老和尚南行弘法之行的首站来到了上海,原本计划2009年12月26日前往复旦大学「学佛讲坛」开...一、随欲逐相型 大部分人属于这种类型。看到美女经过,马上起无量无边法想。这个女人好美呀,能作自己老婆多好呀。...问: 世间很多人都认为安乐死没有痛苦,只是在伦理上去讨论该不该安乐死。安乐死在佛教看来,实际上也属于杀人与自...
十地言地者,具足三义:一、能生万物;二、住持不动;三、负荷一切。此为菩萨亦尔,既证中道实际理地,能生成佛智,...
我们过去曾经造了很多种恶业,所以感召到种种果报。我们现在身心不自在,什么原因?就是过去的业力所感召的。我们知...
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在一次火灾中被毁之后,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了残存的一本书,可惜这本书没有什么学术价值,政府打...
根据《大吉祥经》的义注:古印度曾发生了关于什么是吉祥的争论,结果分成三派,一派认为看到的为吉祥,一派认为听到...
无记惑中无记根非无记根分别
【法相辞典】
【无记惑中无记根非无记根分别】 p1100
上篇:无闻苾刍由谤涅槃堕无间狱事 | 下篇:胜义善 |
谓有四法能令菩萨远离邪魔之道。据大迦叶问大宝积经卷一载:(一)不离菩提心,谓菩萨依菩提心修习众善行,常欲度脱一...
转经
三行
近摄非近摄
阿育王役使鬼神
一向记
谄心所
显识论
圣僧侍者
受随二作戒同异
永断论
三垢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无力救度菜场的许多物命,该怎么办
梦参老和尚《办慈善事业必须真情实意》
看到美女后的五种境界
安乐死并不安乐

为何用大地来形容十地菩萨的内心世界

忏悔清净了,身心就得大自在

人生的试金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