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谓多罗菩萨曼荼罗,四方三院。先于中胎画释迦牟尼佛,坐宝师子座,作说法相。右边应画观自...【顺生受业】 p1107 瑜伽九卷八页云:顺生受业者:谓能感无间生果业。 二解 瑜伽九十卷三页云:若所作业、于现法中...为密教不动明王变形之忿怒身。胜军,自在之意。据胜军不动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就仪轨所言,此明王系大日如来之心所...【名言有二】 p0586 成唯识论八卷七页云:名言有二。一、表义名言。卽能诠义音声差别,二、显境名言。卽能了境...迷惑而颠倒事理之谓。八十华严经卷四十九(大一○·二六一中):“菩萨离迷倒,心净常相续。”[有部毗奈耶卷四十七...(一)自大部典籍中,抽取一部分,使其独立发行流布于世,称为别行。如自法华经中抽取普门品,独立作为观音经而流布于...(术语)又作救世尊、救世者、救世大悲者等。佛菩萨之通称。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善哉见诸佛,救世之圣尊,能于三界狱...【等觉菩萨】 等觉有二解,一者又作等正觉,为佛十号之一,即是佛位,为菩萨修行至极位之称;二者,为菩萨修行五十...【随身念五种清净所摄】 p1373 瑜伽六十二卷九页云:此随身念,当知五种清净所摄。谓不定地清净故,定地清净故,摄...(一)又作佛心印。禅宗认为,依语言文字无法表现之佛陀自内证,称为佛心。其所证悟之真理,如世间之印形决定不变,故...【无闻苾刍由谤涅槃堕无间狱事】 p1099 大毗婆沙论六十九卷十四页云:问:若中有于界不可转者;无闻苾刍事、当云何...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盛产童话的丹麦有两位科学家,他们是兄弟。弟弟叫哈洛波尔,哥哥叫尼尔波尔。 有一天,哥哥尼尔对弟弟说:我们来做...
若持戒者,既绝恶求,清净行绝,乃至佛果。如果我们能够如法持戒、如法发愿,有这种清净愿力的摄持,心中能够放弃恶...
地藏菩萨首先说到南阎浮提典型的罪报情形,不同于其他三洲,南洲有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这里首要的就是揭示不孝父母...
清朝玉琳通琇国师,俗姓杨,是江苏延陵望族。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通琇禅师出生时,其母缪氏梦见观世音菩萨抱...天刚破晓,朱友峰居士兴冲冲的抱着一束鲜花及供果,赶到大佛寺想参加寺院的早课,谁知才一踏进大殿,左侧突然跑出一...
无门慧开禅师(11831260)是宋代着名高僧,字无门,杭州人。幼年出家,广识经论。于万寿寺崇观参赵州无字公案而得悟...
如果我今天烦恼了,就要想想是谁给的我烦恼,实际是自己心里接受了不顺的境,所以就觉得难过了。当我们的心慢慢锻炼...
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
二足
【三藏法数】
[出金刚经纂要疏] 一福足谓佛于因中。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度之福。今于果上。成就应身。相好圆满。万德庄严。是为福足。二慧足谓佛于因中。由修般若妙慧。成就法身。圆极真常。满菩提果。众智庄严。是为慧足。(梵语菩提。华言道。)
上篇:二宿因力 | 下篇:悉达太子二相 |
【谁能现观】 p1340 显扬十六卷十六页云:复次谁能现观?颂曰:未离欲倍离,及已离欲者。独一证正觉,最胜我所生。...
多罗菩萨曼荼罗
顺生受业
胜军不动
名言有二
迷倒
别行
救世
等觉菩萨
随身念五种清净所摄
心印
无闻苾刍由谤涅槃堕无间狱事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爱是一种心境

「持戒」与「修善」的差别

不孝父母不敬三宝的苦报

佛门孝子通琇国师度化母亲
不要为了小事而破坏虔诚的心境

禅门的修道,并没有特别奇特之处

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