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流派)自力宗之对。劝他力往生之宗旨也。...【七士身常安住见】 p0064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八卷十三页云:诸有此见,此七士身,不作作,不化化,不可害,常...【想受灭无为】 唯识宗所立的六种无为之一。想与受就是遍行心所中的想、受二心所,行者入灭尽定,想、受心所不起现...又作自序。禅门师家于普说、小参,演法之际,所用自谦之语。禅林象器笺第十一类垂说门:“大鉴清规开堂云:‘垂语、...资持记·释标宗篇:“正道清澄,洗沐尘垢,故喻如水。”(事钞记卷三·五·四)...(术语)就文字曰读,离文字曰诵。法华经法师品曰: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经名)一名佛说法印品经,四卷,秦罗什译。依持世菩萨之请问而说大乘之法门。...【诸识染净差别】 p1351 瑜伽六十三卷十三页云:复次阿赖耶识,无有烦恼而共相应。末那、恒与四种任运烦恼相应。于...(公案)碧严第二十二则曰:雪峰示众曰:南山(雪峰)有一条鳖鼻蛇,汝等诸人切须好看。长庆云:今日堂中大有人丧身...指七种真实之理。即:(一)爱味谛,又作味谛、爱实,乃集谛之理,指于诸有漏法能生爱心,实为生死流转之因。(二)过患...(名数)无师智,自然智,无碍智之称。...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世人想求长生,殊不知修净土法门正能获得长生不老。 昙鸾大师就有这个觉悟,昙鸾大师为什么修净土?他原来也想修仙...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想跟大家说一个主题,就是关于一个宰相之子的故事。就是我们佛...
本文从经典中选取了十二个形象的比喻,目的在于揭露美色的真相,警告人们贪色的过患。具体分美色、贪淫好色、贪淫好...佛陀住世时,众僧日中一食,托钵化缘毕,或在山林间经行,或于树下静坐思惟谛理,个个摄心专注,精进行道。 一天,...新来的小沙弥,按法师的吩咐,去另一座寺院送经书。几百本经书由一匹枣红马驮着。 在途中,小沙弥一直紧紧地牵着马...
好甘草(半斤) 川贝母(四两) 杜仲(四两) 用六斤水,将三味药共煮。及至水熬去一半,去渣。用上好红糖一斤,放...
学佛人要自利利他,要发心度人。你度一个人学佛,承此功德,自己修行时能减少障碍。你无心度人,怎会有福报? 若能...
佛应我们的根机,施设八万四千法门。通途佛法,一个重要的特点,都是要靠自力修行。纵然有些修行人宿世的善根深厚,...
三陀罗尼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梵语陀罗尼。华言能持。谓于一切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也。又翻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也。一闻持陀罗尼谓得此陀罗尼者。于一切语言诸法。耳之所闻。皆不忘失。是名闻持陀罗尼。二分别陀罗尼谓得此陀罗尼者。于一切众生。一切诸法。分别不错。是名分别陀罗尼。三入音声陀罗尼谓得此陀罗尼者。闻一切众生恶言骂詈。心不憎恨。闻一切众生善言赞叹。心不摇动。是名入音声陀罗尼。
上篇:三大乘 | 下篇:三德 |
又作游方、游方、游行。谓僧侣无一定居所,或为寻访名师,或为自我修持,或为教化他人,而广游四方。游方之僧,即称...
他力宗
七士身常安住见
想受灭无为
自叙
道水
读诵
持世经
诸识染净差别
雪峰鳖鼻蛇
七谛
三种大智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修净土法门获得真正的长生不老

宰相之子的故事

贪淫好色的十二个比喻
护心勿起瞋
适当的放手

印光大师传戒烟妙方

这样你修一年,就超过人家修十年的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