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三卷十三页云:复次阿赖耶识,无有烦恼而共相应。末那、恒与四种任运烦恼相应。于一切时,俱起不绝。谓我我所行萨迦耶见、我慢、我爱、不共无明。是诸烦恼,与善不善无记识、俱,而不相违。其性唯是隐没无记,任运而起,当知诸余分别所起,随众缘力,差别而转。又、与末那相应俱有遍行任运四种烦恼,世间治道,尚不能为损伏对治。何以故?已离欲者,犹现行故。随所生处,是诸烦恼,即此地摄。当知此地已离欲者,此地烦恼,现行不绝。何以故?此诸烦恼,唯阿赖耶识种子所引,于一切时,任运而生。非所对治及能对治境界缘力差别转故。诸离欲者,世间治道,若现在前,若不现前;此诸烦恼,现行不绝。若诸有学已见迹者,出世间道现在前时,此诸烦恼,不得现行。从彼出已;还复现行。善通达故;未永断故。若诸无学;此一切种,皆不现行。是诸烦恼,当知唯离非想非非想处欲故;一时顿断。非如余惑,渐渐而断。如是等类,当知是名建立杂染清净差别。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名)又名西净、东净、东司、雪隐、后架、起止处等。释氏要览下曰:释名云:厕,杂也,或云溷。溷,浊也,或云圊...【所转得】 p0738 成唯识论十卷五页云:四、所转得。此复有二。一、所显得。谓大涅槃。此虽本来自性清净;而由...全一卷。唐代智广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内容系解说悉昙之摩多(母音)与体文(子音),并略述其合成法之十八章...(杂语)心地观经二曰: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位于河南登封县北之嵩山南麓。又称中岳庙、崇岳寺。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历代均加以重建整修,现有之梁...将佛像、经典等乘戴头顶上,表示极为尊敬之意。与顶礼、顶受等同表尊敬之极。五体中以头为最尊,为表示尊敬之故,以...广目,梵名 Virūpāksa,巴利名 Virūpakkha,音译鼻溜波阿叉、髀路波呵迄叉、毗楼婆叉、毗噜博叉。又作恶眼天、丑...奉祀本寺“开山”之堂。又称祖师堂、祖堂、影堂、影室。常设于佛殿前面之西方,与东方伽蓝堂相对峙。宋时,以禅林尊...(术语)往生论所说五念门之一。为往生净土行往相与还相之二种回向而成就大悲心也。...禅林用语。即由脚底下生起黑烟,以致看不见任何东西;于禅林中,表示向外追求佛法,犹如脚下生烟,徒然使本来自我更...(人名)智度论九曰:宝华佛生时,一切身边有种种光明华色,故名宝华太子。...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是日已过,命亦随减。随着时光的流逝,此时我终于感受到了人生的短暂。如白居易的《花非花》中所说:夜半来,天明去...
【原文】 游五台者曰文殊在,游峨嵋者曰普贤在,游普陀者曰观世音在。独不曰西方极乐世界有弥陀在乎?又不曰三大士...
佛陀成道之后,严格持守戒律,广为度化有缘众生。在弘法过程中,即便受到恶人辱骂,佛陀也会忍辱无嗔。曾有一个恶人...
你可以去问问福报大的人快乐吗?他会说很难讲,有时候快乐,但是大部分的时间都担心,因为他知道快乐,必须有很多条...萨姆沃尔顿出身贫寒。他的父亲是一名油漆工。靠着微薄的打工收入供他念完高中。后来他有幸被美国耶鲁大学录取。但是...
原文: 人之少年,最难制者为情欲。今之世道,专以导欲诲淫为目的。汝等虽有祖上阴德,不至大有逾越,然须战兢自守...(一)佛教的特色 普通的理解,佛教是一种宗教,有其教史、教义、教规、教团,但它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它的最...
宗喀巴大师说,正见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我们刚开始学佛第一件事就是听闻佛法,建立整个修学的正见,在禅宗叫作认清路...
诸识染净差别
【法相辞典】
【诸识染净差别】 p1351
上篇:诸漏永尽 | 下篇:诸法自相共相 |
行事钞·足数众相篇:“应灭摈者,亦犯重已,举来至僧,因有难起,未得加法,故律名入波罗夷说中;若虽犯重,僧未委...
厕
所转得
悉昙字记
一切男女我父母
嵩岳寺
顶戴
广目天
开山堂
回向门
脚下烟生
宝华太子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人生的短暂

游名山不愿西方

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推荐】比「断恶修善」更高档次的教理
沃尔玛老总的故事

人在少年,最难克制的是情欲
佛教的特色与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