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钞·足数众相篇:“应灭摈者,亦犯重已,举来至僧,因有难起,未得加法,故律名入波罗夷说中;若虽犯重,僧未委知,而别人内知,未被纠举。或不自言,僧不知犯重,众内一人知者,则非僧数。并入应灭摈中。”(事钞记卷四·三七·一五)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名数)四禅,四无色,及灭受想定(亦云灭尽定),九种之禅定,不杂他心,次第自一定入于一定之法也:一、初禅次第...(修法)日本东密一流,于金胎两部灌顶外,由瑜祇经别立灌顶法,谓之瑜祇灌顶。谓两部之灌顶为金胎二、瑜祇灌顶为金...指无上之佛果;此一佛果亦即已证悟法性究竟之佛身。盖佛所证显理智不二之真理,横遍十方,竖穷三世,至高无上,故称...即降伏恶魔之印相。结此印时,右手垂于膝上,左手捉袈裟之衣角。另据密教欢喜母爱子成就法所载,其印相异于上举,系...宝生,梵名 Ratna-sajbhava,音译为罗怛曩三婆缚;西藏名 Rin-chen hbyun-ba。又称宝生如来。密教金刚界五佛之一。...即相对于显教所诠释五大为有为无常之法;于密教则以五大为诸法之本体所立之法,系如来之三昧耶身。三昧耶,为本誓、...戒本疏·总辨广略二教:“前后相反者,有三义故。广教制虽在后,今说必应初明。一、以时机须尔。末代钝根,闻广如睡...金刚爱,梵名 Vajra-rāga,音译缚日罗罗伽、嚩日啰逻誐。西藏名 Rdo-rjehi,意为金刚弓。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中,...(杂语)佛说追荐之福,七分之,死者获一分,余悉属于作者也。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曰:普广菩萨,复白佛言:又有...(名数)据宗轮论之说,佛灭后百年依大天分上座大众二部,其第二百年由大众部出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又作生佛不二、生佛一如、生佛平等、凡圣不二。谓佛心与凡心为一。即众生本具之真如法性与诸佛之法身平等无二。(参...(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金刚经者,即有谈空,不堕空边。即空论有,不堕有边。空有两泯,真俗不二。生佛一致,事理圆融。行起解绝,直趣觉海...
【原文】 楞严征心,谓心不在内者,指真心也。若妄想心,则亦可云在内。此意微妙,未易与不知者道。世书曰:心藏神...主持人: 对净土有兴趣的人初学应从哪里下手比较合适呢? 大安法师: 学习净土法门,对一般的信众来说,或者一般没...
在佛法当中,我们学来学去,也没有离开这一念心。 在广东的一个农村里,有一个人一下子发了财,于是就买了一串院。...1、修行人要明白因果 别人骂我辱我,打我害我,偷我抢我,是自己没有福,前世今生不能守戒,造下罪业,现生受报。大...
学佛,是学会生活。因为佛法,并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生活之中,时时处处,吃饭穿衣,行往坐卧,举目扬眉之间。马祖...
又云,十心向往,命终必生彼佛国土,是《宝积》义。《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下面再跟《大宝积经》会通。《大宝积经》...
我们凡夫的心有两种攀缘,第一个,攀缘外境。第二个,向内攀缘内心的自我。我们看看这个攀缘内心的自我是怎么回事?...
应灭摈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应法澡罐 | 下篇:忏偷兰遮法 |
(术语)译曰常别施主,常施别食于僧中之施主也。由檀越出钱物于僧家,每日次第令于一比丘作好食谓之别施。百一羯磨...
九次第定
瑜祇灌顶
究竟法身
降魔印
宝生佛
密教五大
说戒中广教先说略教后说
金刚爱菩萨
追荐七分获一
小乘十八部
佛凡一体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印光大师关于《金刚经》的开示

心不在内
专访大安法师:坚持信仰,敦伦尽份

你在哪里,哪里就是风水
修行人的七条正思维

学佛,是学会生活

【推荐】十心向往,命终必生极乐国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