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疑惑之情,盖覆心识,使不彻见真理也。五盖之一。法界次第上之上曰:痴心求理,犹豫不决,名之为疑。盖者以...梵语 citta-mātra。宇宙所有存在皆由心变现,心外无任何实法存在。亦即心为万有之本体,唯一之真实,华严一乘十玄...【藏】 p1421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藏者:谓于内所摄自体中爱故。...(术语)法者教法,能诠之教文也,义者所诠之义理也。法华经序品曰:演大法义。佛说譬喻经曰:如来大慈为说如是微妙...(一)即真如实际之略称。断绝相对差别之相,呈现平等一如的真如法性之理体。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观如来品(大...繁兴就是繁杂多起的意思,永处犹言常在,那伽义译为龙。吾人在行住坐卧的四威仪中,虽历净染多途而心源常在定中,就...予高僧大德之最高尊号,称为菩萨号。如我国古代称竺法护为炖煌菩萨;称竺佛朔为天竺菩萨;称支谦为月支菩萨。[佛祖...何等善法真如?谓无我性,亦名空性无相实际胜义法界...【恶趣得非择灭】 p1159 大毗婆沙论三十二卷七页云:问:由何善法、诸修行者、于诸恶趣,得非择灭?答:或由布施,...【无边无尽语】 p1073 瑜伽八卷十二页云:相续广大故;名无边无尽。...支杂染摄者,若无明若爱若取,是烦恼杂染所摄。若行若识若有,是业杂染所摄,余是生杂染所摄。问何故识支业杂染摄耶...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第一卷 玄奘法师,俗姓陈,单名一个袆字,生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河南陈留(今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陈河村)人...
既得一心不乱,始知莲华行树,种种庄严,并非心外。何必耳听金言,方是弥陀说法。娑婆印坏,始名净土文成者哉。然则...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 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两位圣者与我们中国人有很深的法缘。尤其他们...
净土宗是比较特别的法门。我们一般人的修行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慢慢地慢慢地,点点滴滴,把烦恼跟业力给消灭了,然后...
我们知道三宝是众生的良福田,也就是是最好的福田。在三宝当中哪怕只做一点点的供养,都可以获得无量的福报。我们平...现在的物质文明很发达,很多人都沉迷在物质的享受里,生活越来越奢侈浪费,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诸位必须明白我们...
温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师,天台德韶国师之法嗣,福州人。出家后,于天台德韶国师座下参学,并经常阅读《首楞严经》。...问: 我最近一个朋友介绍虚云老和尚方便开示,其中说:初发心的同参要向古人学习,一心观照自己,行住坐卧,二六时...
三不可尽
【三藏法数】
[出实积经] 一经法不可尽谓如来所说经法。随其众生机乐不同。或广或略。虽一音宣演。而十方普被。故云经法不可尽。二文字之义不可尽谓如来所说经教妙义。横亘十方。竖彻三际。大无不周。细无所遗。是以小根浅智之人。不能窥其奥妙。故云文字之义不可尽。(三际者。过去。现在。未来也。)三所宣训诲不可尽谓如来所宣言教。训诲众生。或说大乘。或说小乘。随类现形。种种设化。利益无量。故云所宣训诲不可尽。
上篇:三种身 | 下篇:天台三观 |
(一)指脱离佛教之道或人所应行之道。与“道”对称。(参阅“道”5620) (二)指须受罪报之迷惑世界,一般指恶趣,或...
疑盖
唯心
藏
法义
真际
繁兴永处那伽定
菩萨号
善法真如
恶趣得非择灭
无边无尽语
支杂染摄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玄奘法师传

理一心不乱 西方即在目前

救世大悲观世音

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用观想法来修供养,让有限变无量
福不可以享到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