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真实之信心,无疑心间杂之意。疑为五盖之一。障无漏之五蕴,故曰疑盖。教行信证信卷曰:明知至心,即是真实...为区别大、小二乘缘起说之语。依知礼之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上载,大乘唯心,小乘由心。即大乘之缘起说,以森罗万象之万...【离】 p1423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二页云:云何第四名离行相?谓于永断常住性中,正观行相。 二解 如四行了灭谛...(人名)莲社七祖之第四祖,唐大历二年止于衡州之灵峰寺,慈忍戒定,当时之宗师也。尝于僧堂之食钵中现一寺题曰大圣...又称真像、真仪。或单称真。意即真身之影像,分为图画与雕塑二类。于印度时,佛、菩萨之像颇盛行,然名德、善知识之...(术语)梵名斯陀含Sakṛdāgāmin,译曰一来果或频来果。声闻四果中之第二果也。一来者,欲界之人与天一往来之义也...据华严经疏卷六举出,修菩萨行者有四难,即:(一)背己利世难,谓行者仅为利益众生,而无一毫为己之念。(二)行相唯苦...何等舌根?谓四大种所造舌识所依清净色。...【恶因无因有三种过】 p1159 瑜伽八十九卷十六页云:云何施设恶因无因、有三种过?谓现法中不善俱行不善诸受、宿世...【无得不思议】 p1073 成唯识论九卷十二页云:此无分别智,远离所取能取,故说无得,及不思议。或离戏论,说为无得...云何正业?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除趣邪命身三恶行。于余身恶行所得无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
001、阿若憍陈如尊者 阿若,意为了解,或译初知、已知、了教、了本际、知本际、无智;憍陈如,为其姓,意为族者。《...
我们过去造的业,无量无边,无始以来,哪搞得完呢?你要出三界,就阿罗汉来说,出三界,他也不是说把业搞完了就解脱...问: 对于无奸不成商这句话,法师有什么看法与见解呢?可以为我解答吗?谢谢。 中台禅寺答: 佛法中有五戒──不杀...
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属,俱是宿世虚缘。暂时会聚,终必别离,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过一生,不念佛耳。 ...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不要亲近愚痴的人,应该和有智慧的人打交道;要尊敬有道德的人...三条鱼的寓言十分耐人寻味。古时候,波罗奈河里有三条鱼,名叫大思、小思和中思。它们沿着河从森林游到有人烟的地方...
问: 佛陀在火宅喻中并没有提出消灭火的方法,而是要我们赶快离开。出离很潇洒,灭火却很痛苦。请师父慈悲开示,怎...
问: 怎样让我手下的员工学佛? 悟光法师: 欲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你刚好用佛法领导大家,刚好用爱心来领导大家...
天台三观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玄义] 谓天台智者大师所立也。观即照了之义。观达一念之心。即具三谛之法也。若观心空。则一切法皆空。即是真谛。若观心假。则一切法皆假。即是俗谛。若观心中。则一切法皆中。即是中谛。此之三观。全由性发。实匪修成。故于一心。宛有三用。所谓一心三观也。一空观空者。离性离相之谓也。谓观一念之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名之为空。山观一念空。故一空一切空。无无中而不空。以三观皆能荡相故也。盖空荡见思之相。假荡尘沙之相。中荡无明之相。三相皆荡
上篇:三不可尽 | 下篇:三种三观 |
指行不正当之淫事。其意有二:(一)除夫妻之外,凡与一切男女、鬼神、畜生而行淫,皆为非道行淫。(二)又作非处行淫,...
疑盖无杂
唯心由心
离
法照
真影
频来果
菩萨行有四难
舌根
恶因无因有三种过
无得不思议
正业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五百罗汉介绍

业是搞不完消不完的
如何看待「无奸不成商」

如此捱到临命终时,自然正念现前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
三条鱼的寓言

外在的火是惹不起的,只能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