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严经疏卷六举出,修菩萨行者有四难,即:(一)背己利世难,谓行者仅为利益众生,而无一毫为己之念。(二)行相唯苦难,谓行者为利益众生,而随本愿修苦行,不乐求世间之种种欲乐。(三)处经诸有难,谓行者为利益众生,故于诸苦无不经历。(四)时劫无量难,谓行者乐求无上佛果,兼修利他之行,故所经之时劫不可限量。 p521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牛头旃檀】 或云此方无故不翻。或云义翻与药,能除病故。慈恩传云:树类白杨,其质凉冷,蛇多附之。华严云:...梵名 Abhidharma-sajgīti-paryāya-pāda。凡二十卷。印度舍利子造,唐玄奘译。又作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略称集...(术语)森罗万象历然谓之有。其实体空虚谓之空。...指人死后最初七日,其亲属为之行追善供养之忌福。又作初(所)愿忌、哭添忌。据优婆塞戒经卷五、盂兰盆经疏卷上等载...【欣乐解脱见趣行补特伽罗】 p0830 瑜伽七十卷八页云:云何欣乐解脱见趣行补特伽罗?谓诸外道,起如是见:我为...(术语)天台所说。依法华法门之意,究佛世尊化导始终之三益法相也:一种者,众生最初蒙佛之善巧,下佛道之种也。二...云何现在?几是现在?为何义故观现在耶?谓自相已生未灭故,因果受用未受用故,染净现前故,能显过去未来相故,作用...【涅槃界】 p0931 瑜伽五十六卷十页云:问:以何义故,涅槃虚空亦说名界?答:由彼能持苦不生义;持身眼等运动...(术语)利益众生也。心地观经七曰:如是四行趣菩提路利生根本。寄归传二曰:修行利生之门,义在存乎通济。...止,谓止息妄念,或停止于谛理而不动;观,谓智慧之利用,穿凿烦恼而殄灭之,或观智通达,契会真如。舍,梵语 upek...日本佛教用语。谓念佛时,其声细长,如歌咏一般符于曲调节拍。又作浮世念佛。乃从引声念佛,或空也上人之踊跃念佛演...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
有一位建筑商,年轻时就以精明著称于业内。那时的他,虽然颇具商业头脑,做事也成熟干练,但摸爬滚打许多年,事业不...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几乎就是日复一日地上班、下班,好象没有什么重心可言,内心常感觉到空洞无聊,即使是看电影、...
丁菉馨,浙江嵊县人,从事教育学生的工作,屡次参加科举考试不中。为人非常真诚笃实,平常有客人来拜访时,待人的态...问: 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无论念佛还是为人处事,常常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没有恒心和毅力,最后常常一事无...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位须达长者,对佛法十分恭敬,是非常发心护持佛教的善信檀越,一切僧众日用所...
一直想跟大家聊聊我学佛的经历及感受,虽然从我自身而言,一点也不想再去回顾之前所受的苦难,但因为深感佛法的不可...
《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说:不说是非难,是说我们在生活中很容易说长道短,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要想做到不讲是...
佛法告诉我们,如果能够体会「色即是空」、「缘起性空」以及「无常」的道理,就能离苦得乐,并体会到真正的快乐。但...
菩萨行有四难
【佛光大辞典】
上篇:菩萨号 | 下篇:菩萨解脱五义 |
(流派)亦作婆苏富罗部,婆蹉富多罗部。梵音Vatsiputriyāḥ,译曰犊子部,可住子部。...
牛头旃檀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有空
始善忌
欣乐解脱见趣行补特伽罗
种熟脱
现在
涅槃界
利生
止观舍
歌念佛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推荐】做生意最精明的境界
圣严法师:不要让人生空虚无奈

一心专念预知时至
大安法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摆脱焦躁心态

鹦鹉闻法投生天道

学佛治抑郁,驱散阴霾,走向光明

是非止于智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