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为日本高野山真言宗所设立之大学,位于日本和歌山县高野山,为空海弟子真然所创始。明治九年(1876)改为大学林,除...(界名)色界第三禅第一天之名。意识受净妙之乐,故名净。第三禅天之中,此天最少,故名少净。见颂疏世间品一。...【有垢】 p0536 瑜伽七十卷十二页云:慧眼,于作福者,说名有垢。...【五取蕴】 p0259 大毗婆沙论七十五卷一页云:五取蕴者:谓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如彼卷一页至...(一)(?~986)宋代僧。浙江乐清人,俗姓陈。别号心印水月禅师。初居杭州天竺山。尝谒福州鼓山之神晏国师,问曰(...亦名:守护三宝物 子题:僧有五种物不可卖不可分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一、守护)僧祇,若僧地种果树有功者,若...北朝佛教,是包括从北魏明元帝泰常年(420,即晋亡之年)到北周静帝大定元年(581)中国南北分裂时期,中国北部的北魏、东...(杂语)Ākāśa,译曰虚空。见大日经疏十三。...【空行相】 p0787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一页云:云何第三名空行相?谓于苦谛离实我性,正观行相。...【无妙行恶行及彼二业果异熟】 p1099 瑜伽七卷九页云:复见有人、一期寿中,恒行妙行,或行恶行。见彼命终,堕于恶...(譬喻)谓出生死之道,譬如门也。法华经譬喻品曰:唯有一门,而复狭小。文句五上曰:门者出要路也。楞严经一曰:十...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窍诀,他们认为诵经照本宣科就可...
我们讲因果同时,借缘显现。从因果转变的角度,佛教是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那么我们要知道,业是怎么...
昔日,佛在摩竭陀国成就圣道,有许多修行之士聚集而来。有的行者住在山上洞窟内潜修,随四时节气变化而思惟观察。当...
出家师父能接受信众的红包供养吗?在当今社会,这个问题可能会引起热议。其实在佛陀住世期间,社会各界对此问题也是...
佛陀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为了顺应众生根机而施教。 优婆掬提以黑豆和白豆的增减,来试验心中的善念或恶念的升...
相信因果,就会有对一种生命的际遇那种逆来顺受。以前不知道有宿世的善恶因导致今生这样的善恶果,所以碰到逆境失意...
有一个小孩听到佛经上说: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他想试试到底有多难,便将木板穿了一个孔洞,而洞的大小正好可以...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妇人,她只生了一个儿子,因此,她对这唯一的孩子百般呵护,特别关爱。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
金刚二义
【三藏法数】
[出金刚经助显录] 金刚者。金中最刚。故云金刚。而小品般若以金刚立题者。具有坚利二义焉。(梵语般若。华言智慧。)一坚义坚义者。谓金刚之坚。万物不能碎坏。以喻般若之体。真常清净。不变不迁。烦恼不能乱。邪魔不能动。此即实相般若也。二利义利义者。谓金刚之利。能碎坏万物。以喻般若之用。能断惑着。照五蕴空。度诸苦厄。此即观照般若也。(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上篇:二种般若庄严 | 下篇:二种庄严 |
(术语)五智中妙观察智之异名。以阿弥陀为莲华部之尊故也。菩提心论曰:西方阿弥陀佛由成妙观察智,亦名莲华智,亦...
高野山大学
少净天
有垢
五取蕴
子仪
三宝物守护
北朝佛教
阿迦奢
空行相
无妙行恶行及彼二业果异熟
一门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推荐】诵经的窍诀有六步骤

业是怎么来的?造完后又跑哪里去

观无常证圣果

出家人能接受信众的红包供养吗

黑豆白豆

有了这个观念,就能消解愤怒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