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因明用语。因明论式中,以“同喻体”来完成论证之举证作用,称为顺成。同喻体之任务在于为能证与所证之间建立一种相...(菩萨)Maju,又作曼殊,曼乳。译曰妙。又曼殊室利菩萨,古经谓之满濡。新译家略称曼殊。...(术语)三聚之一。...心和识。心梵语是质多,集起为义,指阿赖耶识所含藏积集的善恶种子;识梵语是毗若南,以了别为性,有了别认识的功能...【顺谛忍法】 p1108 杂集论八卷十八页云:顺谛忍法者:谓各别内证于诸谛中一分已入随顺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术语)八邪之一。反于正见也。...辩才无碍解者,谓于诸法差别无碍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诸法差别者,谓实有假有世俗有胜义有如是等,若于此中...(界名)圣者所住之国土也。无五浊之垢染,故云净土。梁译之摄论八曰:所居之土无于五浊,如彼玻璃珂等,名清净土。...问:云何应知依识所变,假说我法,非别实有,由斯一切唯有识耶?答:八心王、五十一心所之诸识转变,即诸心心所之自...指密教之金刚界、胎藏界两部。略称两部。于“一心法界”之上,立理平等与智差别二门,以显其理智之应用无穷。诠说智...(物名)谓禅林两头有总之带也。为支那之平江所产,故名。平江在临安府。说见象器笺十七。...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问: 我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 当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见你诵大悲咒的时候,常常有一个...
那么当我们的心从一个攀缘的心,慢慢的回归到不生不灭的心,接下来做什么事呢?云何降伏其心?你就开始有资格谈修行...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作...
人生本是一场旅行,当你被业力无情的抛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你跌宕起伏的一生。我们的人生有着太多的不确...
到晚年的时候,有两个指标可以看得出你会不会往生: 第一个叫都摄六根,另一个叫净念相继。 你对往生的愿力有多强,...
君子之德,益及子孙。今日之贵,昨天之功。 大千世界,有善有恶。有人得福,有人受业。有人种德,有人破德。但是,...问: 修净土法门的行人,必须具备有信愿,念佛才能往生,若无信愿,纵然念至铜墙铁壁、风雨不透,也不能往生,那么...
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上八相成道就是要饶益众生,在给众生的种种利益当中,一个核心的大利就是了脱生死轮回。我们众生在...
空行相
【法相辞典】
【空行相】 p0787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一页云:云何第三名空行相?谓于苦谛离实我性,正观行相。
上篇:空界 | 下篇:空有三 |
三毒之一。又称贪欲。即贪欲之心,可令有情之身心受生死轮回之大苦,能毒害达于清境悟境之善心,故有“贪毒”之称。...
顺成
满濡
邪性定聚
心识
顺谛忍法
不正见
辩才无碍解
净土
诸识转变
金胎两部
平江绦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

【推荐】云何降伏其心

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事业

人生所有的相遇都不过是久别的重逢

如何判断自己能不能往生

因为吃亏,才带来无穷无尽的福报
大安法师:畜生也能具备信愿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