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指成文历史出现以前之宗教。实质上属于原始宗教,但一般专指从考古发掘与典籍所载远古传说中之宗教,为研究宗教起源...(术语)罚僧中之有罪者。僧史略上曰:或有过者,主事示以柱杖,焚其衣钵,谓之诫罚。...(杂语)又曰奉纳。加纳供物于神佛也。...又作遮照。破万法而显真空之理,称为破;论万法之缘起而显妙有之义,称为立。此即空有二门。如三论宗依空门而破诸法...谓僧之无行者。譬如麦田中生稗,其形似麦而非麦,田夫初见,谓此稗麦尽是好麦,久之乃见实为秽草杂生于地。此喻无行...即漉水囊(梵 parisrāvana,音译钵里萨罗伐拏)。指用以滤水去虫之布袋。为比丘六物之一,十八物之一。希麟音义卷...【六舍近行】 p0302 集异门论十五卷六页云:六舍近行者:云何为六?答:一、眼见色已;顺舍处色近行。二、耳闻声已...(术语)金胎两部曼荼罗之法,曼荼罗,一译曰坛。又曰护摩法。以设坛修护摩供养之法故也。护摩法有四种五种六种之别...子题:香为佛使、持香迎僧之缘、迎僧之缘、佛使、行香缘 行事钞·讣请设则篇:“增一云,有设供者,手执香炉,而白...(术语)台家所说法报应之三如来,正了缘之三佛性,行智理之三法,法般解之三德等,在圆教为不纵不横,在别教为纵横...(物名)Civara,又曰至缚罗。译言衣。寄归传一曰:袈裟乃事梵言,即是乾陀之色。元来不干东语,何劳下底置衣?若依...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古代有个很有名的关于放手的爱的公案,说有两个妇人在争一个两岁大的孩子,她们都说孩子是自己的,谁也不愿意让给另...众生最爱惜的是自己的宝贵生命。不论是以强、中、弱哪一种贪嗔之心,杀害哪怕一条生命,也会使它遭受剧烈的痛苦。因...
虚云禅师(1840~1959),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是以一身系五宗法脉的禅宗大德。虚云...问: 末法时期众生的根基很低劣,尤其是我们这些上班族,在五欲炽盛的社会中争得一口饭吃,又不忘记弥陀的宏伟接引...永嘉玄觉禅师往曹溪参访六祖惠能,振锡扬瓶,绕祖三匝,六祖说:「沙门应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是来自何方,如...
是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对香菜这一词有些忌讳?尤其是在佛教徒之间,大家往往都不敢吃香菜,但追根究底的问是为什么...
佛、法、僧三宝,是我们皈依的对境。三宝可以帮助达成我们成佛的目标。若从因与缘的角度来看,三宝当中,佛宝与僧宝...出家是一件神圣庄严的伟业,是超凡入圣的转捩点,是世间而出世间的关键,是小我而大我的人生观,是由迷妄而觉悟的分...
辩才无碍解
【阿毗达磨辞典】
辩才无碍解者,谓于诸法差别无碍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诸法差别者,谓实有假有世俗有胜义有如是等,若于此中通达无碍,名辩才无碍解。
上篇:薄尘行补特伽罗 | 下篇:薄伽梵 |
(术语)有者生死之果报。其可招果报之烦恼谓之结。贪瞋痴之烦恼,东缚人而使住在生死之中,故名结。法华经序品曰:...
史前宗教
诫罚
奉加
破立
稗沙门
骚毗罗
六舍近行
檀法
行香缘起
性横修纵
支伐罗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推荐】爱不是占有,放手不是抛弃
杀生果报事例

文殊菩萨化身乞丐,两次救助虚云老和尚
这样的罪恶凡夫,还在弥陀救度范围中吗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佛教徒可以吃「香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