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十五卷六页云:六舍近行者:云何为六?答:一、眼见色已;顺舍处色近行。二、耳闻声已;顺舍处声近行。三、鼻嗅香已;顺舍处香近行。四、舌尝味已;顺舍处味近行。五、身觉触已;顺舍处触近行。六、意了法已;顺舍处法近行。眼见色已顺舍处色近行者:谓眼见色已;于非可爱非不可爱,非可乐非不可乐,非可欣非不可欣,非可意非不可意色,以顺舍处作意思惟。若于此色,由顺舍处作意思惟所生舍受。是名眼见色已顺舍处色近行。耳鼻舌身意舍近行亦尔。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子题:戒有四位 资持记·释钞序:“ 戒有四位 :五、八、十、具。若约钝根,通为世善;若论上智,俱作道基。故善生...【七事觉知阿毗达磨藏义】 p0065 大毗婆沙论二十三卷四页云:有余师说:应以七事觉知阿毗达磨藏义,谓因善巧、缘善...(植物)法华所说四花之一。光宅法华义疏二曰:摩诃曼珠沙华者,译为大赤团华。...亦名:式叉摩那法衣 羯磨疏·衣药受净篇:“式叉一众,虽预学法,至于衣服,人加五条,以为入众也;又加一缦以常服...(术语)四魔之一。烦恼能恼乱身心,障碍菩提,故名为魔。...【唯住种姓而未趣入亦未出离补特伽罗】 p1010 瑜伽二十一卷十二页云:云何名为安住种姓补特伽罗唯住种姓而未趣入亦...云何于诸法中安住于法?若不得修慧唯勤方便修习闻思,不得名为安住于法,若不得闻思唯勤方便修习修慧,亦不得名安住...为斋供冥众、吊祭亡者所读诵之文章。又作斋文。亦有于干旱时为祈雨,或为驱逐邪魅、祈求幸福等而作之祭文。我国六朝...(杂名)塔顶作覆钵形,为九轮之基者,谓之覆钵。俗名斗形者是也。玄应音义曰:案西域别无幡竿,即于塔覆钵柱头,悬...【业不相应法】 p1220 品类足论六卷六页云:业不相应法云何?谓若法、思不相应。此复云何?谓色及思不相应行无为。...【无漏静虑等定】 p1081 瑜伽十二卷三页云:云何无漏静虑等定?谓如有一、是随信行,或随法行,薄尘行类,彼或先时...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毗尼日用切要...一、慈悲为本,为善心安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佛教讲究平等心,要求我们要以平等心待人。但是,我们不应因此而奢求别人都要以平等心对待自己。因为,各人各有因缘...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这种三无漏学,戒又叫毗尼,波罗提木叉就是针对我们的烦恼、习气所建立的戒律的条文。 最基...
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在唐朝之前,甚至在唐朝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像有些像有胡须,那就是男性的形象;还有一些像就是一个...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
念佛就是多善根福德...世尊在王舍城竹园精舍时,国内有一辅相虽然非常富足,但因没有子嗣而深感遗憾。有一天,恒河边举行摩尼跋罗天的祭祀...
业果 业力万殊,招感果报亦各别。此果报不外有漏果和无漏果二种。有漏果是有漏业因所招感,此业因有善恶之别,十善...
六舍近行
【法相辞典】
【六舍近行】 p0302
上篇:六喜近行 | 下篇:六斗诤事 |
复次显示从生灭门即入真如门。所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六尘境界,毕竟无念。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如人...
四戒皆导佛乘
七事觉知阿毗达磨藏义
大赤华
式叉摩那四衣
烦恼魔
唯住种姓而未趣入亦未出离补特伽罗
住法
祭文
覆钵
业不相应法
无漏静虑等定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心中觉悟心自安
但愿自己平等待人,不求他人平等待己

净业行人的戒律观

为何用女性母亲的形象,来表达观世音菩萨
老子论企业家的三宝

【佛学漫画】念佛就是多善根福德
恒伽达利他得安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