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法华所说四花之一。光宅法华义疏二曰:“摩诃曼珠沙华者,译为大赤团华。”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守护受持五戒者之善神,计有二十五尊。分述如次: (一)守护不杀生者之五神:(1)蔡刍毗愈他尼,除邪恶。(2)输多利输...(术语)教化示导人也。大日经疏四曰:随种种应度众生,三轮化导。演密钞五曰:化谓教化,导谓示导。...“至境”之对称。指色境与声境。五根缘五境之中,眼根取色境,耳根取声境,鼻根取香境,舌根取味境,身根取触境。其...【离间语业道】 p1427 瑜伽五十九卷十三页云:离间语业道事者:谓诸有情,或和不和。想者:谓俱于彼若合若离,随起...【于不动无倒】 p0748 辩中边论下卷八页云:于不动无倒者:颂曰:于不动无倒,谓知义非有。非无如幻等。有无不...(杂语)犹言逐一也。首楞严经曰:现一一形,诵一一咒。观无量寿经曰: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在布施的时候,未能做到施者、受者和所施物皆缘生无有实体之三轮体空境界,叫做不清净施。...【领纳相】 p1297 瑜伽十一卷二十一页云:云何领纳相?谓随忆念过去曾经诸行之相。...指欲界之法为动法,色界、无色界之法为不动法。欲界之法,多起五欲妄想,是为无常,故称动法。不动法,则指定而不动...随机羯磨·集法缘成篇:“若众法对首,亦具七非。今摘取舍堕一法,条然具解;余者例同有异。……三、事非。犯过衣财...(譬喻)硙轮三具也。马系于此而调御。以譬调御放心也。善导制观经疏后,梦三具之硙轮,是表示以本经所说之三心,可...(弘化社32分本)...劝发菩提心文...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
圣人、佛、菩萨跟我们凡夫的差别,就在一念之间。为什么要注重我们的念?我们是失念,失掉念头。念佛、念佛,就是一...
基本上,我们凡夫对人生的因缘的观察,跟佛法所谓的因缘观,是有所不同的。我们凡夫用自己的妄想执着观察人生的时候...
当年乾隆皇帝私下江南时,有一天来到南海普陀山,看到那里三五成群的和尚拿化缘的钱来赌博,有的甚至还抽烟,乾隆对...
底下就是佛所说的偈子,是前头长行文的重颂。 吾观地藏威神力,恒河沙劫说难尽, 我若跟你讲,讲到恒河沙劫那么长时...
从前,有一位工匠为国王做事,由于工作非常繁重,身心非常疲惫,日复一日的辛劳工作,让他苦不堪言。 有一天,他终...
出家中就有三种分别,一种是出世俗的家,我们现在的辞亲割爱,落发入了空门,这就是出的世俗家。可我们还是在家中,...
《竭诚方获实益论》中的再一则,讲到受持《法华经》。我们来看: 唐僧昙韵,定州人。行年七十,隋末丧乱,隐于离石...
地藏菩萨能令我们的善根不坏。如果我们现在已经种下种子,有了善根;或者来生的善根不坏,又能遇到地藏菩萨、念地藏...
大赤华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大座汤 | 下篇:大忍法界 |
子题:破羯磨僧通僧尼、破法轮僧局比丘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就人明破者, 羯磨 为言, 通僧及尼 ,俱有破义。 法...
二十五神
化导
不至境
离间语业道
于不动无倒
一一
不清净施
领纳相
动不动法
非疑过分
三具硙轮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真心究竟在何处?就在念佛当中

这个是你学唯识最重要的功课

乾隆皇帝遇观音的故事

念《地藏经》出了障碍怎么办

诈称眼瞎喻

出家后的四种修行法

竭诚受持《法华经》得感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