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僧之无行者。譬如麦田中生稗,其形似麦而非麦,田夫初见,谓此稗麦尽是好麦,久之乃见实为秽草杂生于地。此喻无行沙门处于众中,似是持戒之有德者,施主见时,谓尽是沙门,然彼无行沙门实非德者,故以稗沙门喻之。[容斋随笔] p554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īla,原由动词语根 ?īl(履行之义)转来之名词,含有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等诸义。为六波罗蜜中之...【乌刍瑟摩】 资中:此云火头,此力士观火性得道,故以名也。...(修法)又云温座护摩。谓续修护摩法也。...明代佛画家。安徽休宁人。字南羽。号圣华居士。信佛甚诚,唯亦喜近道术,颇事烧炼。善绘佛道尊像,得吴道子法,为明...【阿罗汉向】 p0777 显扬三卷十一页云:七、阿罗汉向。谓如有一、学已见迹;为断非想非非想地烦恼故;修对治行...一切真言之阿字,布于行者之心,叫做心作心,又叫做心布心,简称心心。...(术语)佛所证之真体也。七佛经曰:佛有清净法界,证真觉智无不了知。...(术语)对于身戒曰心慧。身守戒,心研慧也。涅槃经二十八曰:身戒心慧,不动如山。...原为久住护持佛法之意,后指掌管一寺之主僧。又作住持职。略称住职。本称维那、寺主,宋代以后之禅林广用住持之职名...大乘庄严经论云九住心: 一、安住心 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或数息、或观心,当须系缘一境,念念相续,安住其...(术语)梵语阿梨耶Ārya,译作圣者,尊者。谓智德具尊者。罗汉之尊称。资持记下三曰:尊者,腊高德重,为人所尊。...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付出的关心,给予的温暖,无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体现出的都是内心的真...问: 金刚经所说的,无我是什么?无我与我慢是什么关系? 大安法师答: 无我相或者无我见,我的解释是主宰意、是常...一、前言 自杀就是自己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一般有精神疾病性自杀与冲动性自杀。前者以抑郁症患者为常见,自杀...
我们学佛一定要知道这个世界苦的本质,所以出离心很重要。用功办道的自利行为是非常必要的,但自利不是我们的目的,...很久以前,在一个森林里,有一棵树,她很爱一位小男孩。每一天,这位小孩都会来,他捡拾许多树的叶子,编成皇冠,扮...各行各业,凡是想成功的人,生活都十分忙碌,往往弄得吃也不得安宁,睡也不得安宁。为了名利,一天到晚辗转在世俗尘...
我们大家都在学佛,究竟学佛为什么?不少人对这问题认识模糊,不加重视,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一般人学佛的目的,常见...在佛教的《百喻经》中,有一则可笑而发人深省的故事,把现代人重视浮华的表面,不注重内涵的虚荣愚痴,描绘得淋漓尽...
稗沙门
【佛光大辞典】
上篇:睒弥 | 下篇:窣禄勤那国 |
(仪式)四葬之一。以尸放置林中施与野兽也。...
尸罗
乌刍瑟摩
座不冷秘法
丁云鹏
阿罗汉向
阿字布心
清净法界
心慧
住持
九住心
尊者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丈夫的木讷
「无我」与「我慢」是什么关系
佛教对社会自杀行为的预防

净土法门不需要标新立异
树与小男孩
圣严法师《忙得快乐,累得欢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