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术语)邪魔来留止人之善事,为修行之障难也。涅槃经三曰:云何知天魔为众作留难?往生论注上曰:第六天魔,常于佛...(杂语)从爱着之念而起之慈悲心也。此慈悲心于佛道最甚。维摩经问疾品曰: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什注...(杂语)僧堂之床,每人之座位横占三尺许,其头上之椽有三条,因指禅床曰三条椽下。碧岩二十五则评曰:你诸人若见得...谓以自己之善行功德回向与他人,而成为他人之善行功德,愿共往生极乐净土;或藉善行功德而希望往生净土,皆称为往相...凡十卷。青溪道士孟安排集。收于道藏太平部第七六二册。初唐时,佛道二教相互论争,本书为当时道教教理之集大成。本...比喻女子之五障。女子之身具有五种障碍,即不得作梵天王、帝释、魔王、转轮圣王及佛身。以五障碍譬喻能遮覆之云,故...(图像)一、金刚观自在菩萨。二、与愿观自在菩萨。三、数珠观自在菩萨。四、钩召观自在菩萨。五、除障观自在菩萨(...云何内门?几是内门?为何义故观内门耶?谓外门相违是内门义,除四界二处全及所余一分,是内门。为舍执着离欲我故,...(术语)阿罗汉之旧译。应受人天供养之真人。出三藏记一曰:旧经无著果,亦应真,亦应仪,新经阿罗汉。【又】应于真...(杂语)一输卢迦论曰:私婆婆,或译云自体体,或译为自性性。梵Svabhāva。...【初静虑断除五法修满五法】 p0684 瑜伽十一卷二页云:复次初静虑中,说离生喜。由证住此,断除五法。谓欲所引...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印光大师校印版本)...问: 请问师父,如何在家庭里的夫妻之间,丈夫与妻子的父母,妻子与丈夫父母的生活中更好的用佛法来处理好矛盾,跪...医学研究证明,与机体老化相关的疾病及基因的突变,都与自由基的损伤有关。因此保持机体足够的抗氧化物质,及时清除...
我们起这个烦恼火呀,就会创造一个业火,也就会引生果报火。一般来说我们起这个烦恼火,它这个果报应该是异熟果,不...
对苦与乐看法的层面不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样,关键在于我们的认识,并以什么心态来衡量。清末大学问家,梁启超先生说...诸行无常: 世间万象,没有任何事物是长久永恒不变的,一切都是由一个起因和后来的条件相互配合变化而成的。而这种...
善导大师谈到,一个净业行人,要有五种专修。专修里面有五种,依《往生论》来修行的就叫正行。 那么专修里面,身业...
问:发菩提心最胜功德,利他自利,为菩萨行。如诸比丘对佛菩萨,发大誓愿,为是义故,其如宰官当权住世,一切易办;...
早晚课是出家人在寺院里修行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我觉得,对出家人的生活来说,早晚课是必要的,必须的。在家学佛的...
乌刍瑟摩
【翻译名义集】
【乌刍瑟摩】资中:此云火头,此力士观火性得道,故以名也。
上篇:遮文茶 | 下篇:频那夜迦 |
云何修道?谓见道上所有世间道、出世间道、软道、中道、上道、方便道、无间道、解脱道、胜进道等,皆名修道。所以者...
留难
爱着慈悲心
三条椽下
往相回向
道教义枢
五重云
观音曼荼罗八大菩萨
内门
应真
私婆婆
初静虑断除五法修满五法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如何用佛法来处理家庭中的矛盾
抗衰老的蔬菜和水果

贪欲之人去道甚远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推荐】佛陀的金玉良言

净业行人的专修与杂修

法门无量,愿为先导,世出世法,无愿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