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以自己之善行功德回向与他人,而成为他人之善行功德,愿共往生极乐净土;或藉善行功德而希望往生净土,皆称为往相回向。然此种可能往生净土之功德,并非众生之善行所能达成,而须依靠阿弥陀佛之愿力方能往生。反之,已往生净土者,为救济众生,普施教化,而再生此世间者,称为还相回向。[往生论注卷下、往生礼赞偈、观经疏散善义] p320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自道教初兴,佛教东来,初期颇有互相利用之处,因两者所标义旨,间有相同。佛教传入之初,译天竺文为汉字,尝袭用道...梵名 Vipulakāya-tathāgata。乃大日如来之异名。以佛身广大完具法界之事物,故有此称。系五如来中之中央毗卢遮那...【六种理趣】 p0301 六种理趣者:一、真义理趣。二、证得理趣。三、教导理趣。四、离二边理趣。五、不可思议理趣。...(地名)在江苏省苏州。又称海涌山,或名武丘。东晋太和三年桓温主簿王珣及其弟珉,舍宅为寺,名虎丘寺。竺道壹,竺...汾阳十八问之一。又作探拔问、心行问。主,指师家;学人设计问题以探试师家机略之深浅,称为验主问。宋代临济宗禅师...禅林用语。谓一方面推之,一方面又牵引之;乃形容禅师指导修行僧时自由无碍之机法。从容录第三十五则(大四八·二五...(杂名)又曰檀家。施主也。...(术语)对缘起之称。缘起者真妄和合而起之诸法,故有染净之差别,是乃因位之如来藏。性起者唯真如法性自起而为诸法...梵语 vimalā-bhūmi,音译维摩罗普。又作离垢、无垢地、净地、具戒地。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十地位之第二位。入于...(名数)烦恼障,智障也。新译为烦恼障,所知障。贪瞋痴等诸惑,各有二用:一者发业润生而缚有情,使在三界五趣之生...一真法界无差别的意思。...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老人有一器生的学僧持律法师,外号人都喊他晒蜡的法师。大家知道,这个名字并不是恭维他;而...
第一、以杀生业会感得寿量短促,多诸疾病。譬如人间有些出胎即死,有些几岁得病夭折,有些以意外事故死亡,或者许多...徒儿:我天天打坐、读经、磕头,这样努力能成佛吗? 师父:成不了。 徒儿:为什么? 师父:因为佛不是打坐成佛的,...
摩诃迦叶尊者承佛嘱咐,令正法住世,勿令失传。于是召集五百阿罗汉结集经、律、论法藏,令四众弟子得以依三藏修行。...
佛在《沙弥律仪》中告诉我们,初出家五年学戒,然后学经,最后学论。因为戒是行为规范,经是理论依据,论能增长见闻...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外境是从哪里来的?世间没有通达实相的凡夫都一致认为,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外境都...很多人都感觉风水神秘莫测,但是我所理解的风水其实很简单。我没有学过风水,但是当我领悟了一点佛法的时候,我好像...
往相回向
【佛光大辞典】
上篇:往来八千返 | 下篇:往还衣 |
(杂名)服缁衣之僧徒一门也。...
佛道之争
广博身如来
六种理趣
虎丘山
验主问
一手推一手拽
檀主
性起
离垢地
二障
一真如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信愿不真的四类净业行人
不要轻慢愚人

十不善业所招感的恶业果报
如何才能成佛

迦叶尊者的涅槃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