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对缘起之称。缘起者真妄和合而起之诸法,故有染净之差别,是乃因位之如来藏。性起者唯真如法性自起而为诸法,故唯有净法,是乃果海之法身。性起与性具云何分别?答:性起为华严之极谈,性具为天台之圆谈。华严宗不言性具,虽谈真如法性之理,性起万法,然不言彼理性之内具诸法也。指要钞下曰:“他宗极圆,祇云性起,不云性具,深可思量。又不谈性具百界,但论变造诸法,何名无作耶?”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即殊胜之行为。据成唯识论卷九载,菩萨之修行分为福胜行与智胜行两种。若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术语)谓心性本来清净,离烦恼诸漏之污染也。指众生之心性而言。法华经科注曰:与本净无漏相应。...殿舍之间为便于通行而设之建筑物。又作细殿、渡殿。在柱与勾栏间通风之廊,以上无物覆之而可透见者,称为透廊。若设...【眼等是见者等】 p1000 瑜伽五十六卷十一页云:问:如说眼见诸色,乃至意了诸法;此为眼等是见者、乃至是了者耶?...【异熟】 旧译为果报,音译为毗播迦,新译为异熟。即依过去的善、恶而得果报的总称。异熟有种种解释,据《成唯识论...【时施设建立】 p0917 此声明处六相之四。瑜伽十五卷二十二页云:云何时施设建立?谓有三时声相差别。一、过去...(1366~1452)日本真言宗僧。赞岐人,俗姓安艺。于赞岐与田寺出家,妙达密藏,兼通绘画、雕刻等,学德出众。后小松...丛林清规之简称。为僧众行、住、坐、卧生活之准则。盖印度僧尼以戒律为生活规范,我国僧团除戒律外,并制定其他若干...【如来说法现四种相】 p0581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一页云:复次如来将欲为诸声闻、宣说正法,现四种相。一者、从极...观察吾人心术的偏正,叫做觉法,觉法不止一个,所以叫做支。...(菩萨)不空罥索观音也。...大佛顶首楞严咒...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佛说盂兰盆经...夫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为僧,便受人天供养。作如来之弟子,为先圣之宗亲。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
有人曾问释迦牟尼佛:梵行圣者,你们居住在树林简陋的茅屋里,每天仅仅吃一顿饭,为什么还这么快乐? 释迦牟尼说:...
为什么不结婚?这问题,我遇到了许多朋友,都曾这样问过。他们以为,假使大家不结婚,岂不要灭种吗?人类种都灭了,...心中有佛,见的都是光明,说的都是善良。心中有魔,见的都是黑暗,说的都是邪恶。 说人是非者,本是是非人,每个人...
人生的优雅并非训练或装扮出来的,而是百千阅历后的坦然,饱受沧桑后的睿智,无数沉浮后的淡泊。是把尘事看轻些,生...
立坛方法 这一科是说明:假设我们是生长在末法时代,末法时代就是我们内心的烦恼也特别的粗重,烦恼它会产生一种干...古时候有一位证到阿罗汉果位的修行人,住在深山中保任。山脚下的村落里,有一位七岁神童,由于他宿世的善根,小小年...《亲友书》云:父转为子母为妻,怨仇众生转为亲,及其返此而死殁,故于生死全无定。 《亲友书》说:父亲转为儿子,...
性起
【佛学大辞典】
上篇:性相学 | 下篇:性根 |
(修法)大日经说五种之灌顶,其第五种曰密印灌顶,唯授一人之秘法也。...
胜行
本净无漏
廊
眼等是见者等
异熟
时施设建立
增吽
丛规
如来说法现四种相
觉支
不空罥索王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宋仁宗皇帝赞僧赋

活在当下益处多多
为什么不结婚
心中要有阳光

人生中,有很多东西得到,也有些在失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