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性者诸法之自体,相为其相貌义理也。又名法相。俱舍成实等明小乘之性相,瑜伽唯识等说大乘之性相,因之学习此等之诸论曰性相学。一名法相学。瑜伽释曰:“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为论。”婆沙论一曰:“阿毗达磨性相所显。”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唐代僧。新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游学我国,曾住于大荐福寺、崇义寺,研学唯识。其后师事圆测。所著成唯识论注枢要...(1919~1986)江苏如皋人,俗姓许。法名实泉,字煮云,号醒世。年十九,依如皋西场惠民寺参明和尚披剃,二十三岁于...【眼触所生爱身】 p1000 集异门论十五卷三页云:云何眼生所生爱身?答:眼及诸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触。触等缘故...【异境非唯难】 这是‘唯识九难’的第九难。外人问难:既然离开自己心识之外有他人心识之境,怎么可以叫做唯识呢?...【时差别名】 p0916 西域记二卷二页云:若乃阴阳历运,日月次舍,称谓虽殊;时候无异。随其星建,以标月名。时...梵语 adhi?īla,巴利语 adhisīla。又作增上戒学、戒学。系三学之一。盖戒律可助益修善,并防止修行者身、口、意之...凡二卷。宋代僧古月道融撰,宁宗庆元五年(1199)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本书系道融为有见贤思齐、卫宗弘法志...【如来入于寂静天住】 p0581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一页云:复次由八因缘,如来入于寂静天住。一者、为引乐杂住者,...梵语叫做菩提分,即顺于觉的支分,有三十七法,亦即三十七科的道品。...(术语)二如来藏之一。亦云不空真如。如来藏,即真如之性,具足一切之万德,德无不备,法无不现也。...【五蕴次第】 p0265 瑜伽五十四卷五页云:复次云何诸蕴次第?谓说差别。此复五种应知。一、生起所作。二、对治所作...(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净土十疑论...
凡人即将死亡,乃生命中最为微弱时刻,许多临终者面对死亡不知所措,此时助其正念,指引其焦虑迷茫的心灵回归本来清...南无多宝如来: 除了脱离三恶道,可以使悭贪、吝啬的人不再吝啬。去除贫穷的果报。所以每次买东西去人家商店,就念...
二十四诸天指的是佛教的护法诸神,又可称为诸天鬼神。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佛法之功。后增日神、月...
在一座山上有一茅舍,住着一个比丘僧。比丘对佛法真可谓精进持戒,毫不懈息。 从日出到日落,从日落到日出,他足不...念佛三昧功德广大无边,具说如净土诸经中所示,实在都是不可思议。其实,简单而言,一切诸佛的本愿,如弥陀四十八愿...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南西北四维,上下亦复然,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一切诸菩萨...
【原文】 所谓贵人者,非爵尊位显,学富五车之谓也。谓其能去乎贱态也,谓其能去同乎禽兽之贱态也。贱何在。曰贪,...
今天讲的题目是「锻炼心」,也就是讨论怎么来锻炼我们的心。 一、锻炼 首先解释「锻炼」两字的意义。古代的武士、剑...
性相学
【佛学大辞典】
上篇:性相二宗 | 下篇:性起 |
(术语)诸佛菩萨各有本誓,为标帜此本誓,以两手十指形种种之相,是为本誓之印象印契,故云印。其理趣秘密深奥,故...
胜庄
煮云
眼触所生爱身
异境非唯难
时差别名
增戒学
丛林盛事
如来入于寂静天住
觉分
不空如来藏
五蕴次第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正确的助念心态
念七佛如来功德利益

佛教的二十四诸天

神奇的诵经声
念佛三昧的12种功德利益

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所谓贵人者,谓其能去乎贱态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