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二如来藏之一。亦云不空真如。如来藏,即真如之性,具足一切之万德,德无不备,法无不现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Fuotudeng 西晋、后赵时僧人。本姓帛,西域龟兹人。9岁出家于乌苌国,两度到罽宾学法。能诵经数十万言,善解文...(名数)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谓之回向: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物回向,四至一切处回...(术语)与末世同。法华玄义四曰:末代凡夫,见思病重。行事钞中三之四曰:释迦一化并无,末代往生见在。往生要集上...【五损减】 p0257 集异门论十三卷二页云:五损减者:云何为五?一者、亲属损减。二者、财富损减。三者、无病损减。...(衣服)比丘之粪扫衣谓之纳衣,纳俗作衲。着衲衣者为十二头陀行之一,故以为僧衣之都名,又禅僧多着衲衣,故称曰衲...【缘生行流转渐次】 p1304 瑜伽九十四卷十四页云:复次由三种相,于缘生行,应正了知流转渐次。何等为三?一、因增...(物名)即数珠也,又以捻数珠而云。唐书李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暇,手持念珠。...(术语)邻似佛之极果也。谓舍利弗等之大弟子。三论玄义曰:邻极亚圣名舍利弗。...(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第五。说往生极乐则得始终净妙快乐,而无退失之乐。...(书名)十四卷,梁慧皎撰。外有续高僧传三十卷,唐道宣撰。宋高僧传三十卷,宋赞宁等撰。明高僧传八卷,明如惺撰。...乃指实相一味之法。谓佛之说法虽随众生根机之差异而有二乘、三乘与五乘之分,然实质上为同一相、同一味,故称一相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晚课蒙山施食仪...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人生每个人都有希望,希望的将来是美丽的,可是失望却是最痛苦的。要实现未来的希望,现在必须付出努力的代价。必须...
原则一:不是去要求,而是向内求 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见自己本身的问题。虽然这种盲目现象很容易理解正因为我...
智者依据《涅槃经》将佛说的一切经典在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是三藏教,简称藏教。依据《四教仪》中说,三藏...
真信佛法之人,见一切僧,尚行礼敬,况于最初对所皈依之人乎。若亲身皈依,须磕数十头,跪一点多钟。即方便说,不升...
修行两件事情不能等,一是清净业障,二是广结善缘。我们造下的恶业,身语意的恶业,会形成一种无形的障碍,这就是业...
我们修行的人,见、行两个是不能分割的。见,就是我们的知见,由闻、思、修,要从听闻正法来的。这个见解,最高的见...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功德者,见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庭燎在...
上一次跟大家讲《四十二章经》,财色招苦。因为我们每个人,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我们都是从财、色。我经常说,...
不空如来藏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不空王三昧 | 下篇:不空罥索王 |
(术语)佛心与凡心为一体也。于获得他力信心之行者上而言之,体得他力信心之行者心,谓之佛凡一体。盖他力之信心,...
佛图澄(232~348)
十回向
末代
五损减
衲
缘生行流转渐次
念珠
邻极
快乐不退乐
高僧传
一相一味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希望幻灭

【推荐】婚姻的五面镜子

天台八教丨三藏教

尊师重道方能获法益

业障清除的表现

这种见解在佛法里是最危险的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